發發頭條歡迎您
俗話說唇亡齒寒 為何吳國對蜀國的滅亡坐視不管呢
時間:2019-07-20 12:09:1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吳國為什麼不救蜀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公元263年8月,魏國派大將鐘會、鄧艾、諸葛緒兵分三路,起大軍一十八萬,發起瞭滅蜀戰役。是役,蜀國將士在薑維的率領下奮勇抗擊,然終究未抵擋住魏軍,蜀國滅亡。

對於這場戰爭,本文暫不對蜀魏雙方的戰爭策略得當與否給予評論。筆者要探討的是這場戰爭中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想必很多三國迷對此也有疑問。那就是,魏攻蜀之際,與蜀國唇齒相依的吳國為何救援不力?其表現未免過於反常瞭些。
畢竟自三國鼎立以來,由於魏國過於強大,吳蜀不得不定下攻守同盟,共同應對魏國。那為何吳國對蜀國的滅亡坐視不管呢?吳國怎麼會笨到舍棄自己唯一的盟友呢?是吳軍太過無能還是另有打算?
認真查閱史料,還是可以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據《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記載:魏國大軍壓境,蜀國向吳國求援。吳國眼見此次形勢非同一般,蜀國有滅國之危,絲毫不敢怠慢,緊急援蜀。
當時吳國想出瞭三個對策救援蜀國:第一,大將軍丁奉率大軍進逼魏國南方重鎮壽春,以圍魏救趙之策,迫使部分魏軍回援;第二,將軍留平前往南郡商議,由永安方向入蜀救援;第三,將軍丁封、孫異自漢水進至漢中救援。
可以說,吳國在救援蜀國這件事上也算是傾盡全力瞭,那為何沒有收到效果呢?

原來,東吳剛剛部署好,就傳來瞭蜀主劉禪投降魏國的消息,蜀國居然隻支撐瞭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宣告滅亡。不是東吳救援不給力,實在是蜀漢這個豬隊友太不爭氣,走向滅亡的腳步邁得太快。

不可否認的是,由魏軍大將鄧艾主導的“偷渡陰平”,奇襲成都迫降劉禪,實在堪稱三國戰爭乃至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奇跡。話又說回來,鄧艾行動之迅猛,連薑維大軍都來不及回援,更何況吳軍呢。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