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張魯所處的漢中條件優越,他為什麼沒有對外擴張?

張魯所處的漢中條件優越,他為什麼沒有對外擴張?

時間:2019-07-20 12:23:2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漢中的條件得天獨厚,為什麼張魯沒有對外擴張,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三國的各大州縣中,漢中的位置可以算是得天獨厚。這裡連接著關中和蜀地,屬於戰略要地。當年劉備、曹操為瞭爭奪漢中,不惜出動龐大兵團,耗費大量資源,最後雙方傷亡慘重。漢中這個地方,不隻位置重要。而且,在張魯時期,因為張魯治理有方,使得小小的漢中,竟有超過十萬人口。

許多關中的流民因為這裡的安定,也紛紛移居漢中。不過,從東漢末年張魯自立開始,直到他投降曹操,中間經歷26年時間,多少梟雄豪傑為瞭爭奪地盤倒下,而張魯依然選擇守在漢中。那麼,以漢中這樣的條件,張魯為什麼沒有選擇對外擴張呢?

這就要從張魯所處的位置說起。張魯所處的漢中,既是連通四周的戰略要地,也是腹背受敵的危險地盤。因為位置好,自然招來某些非分之想。在張魯的前期,東面需要面對劉璋的益州。當年張魯就是脫離劉璋管轄,選擇自立,雙方之間本來就有很大的隔閡。況且,劉璋為瞭警告張魯,又派人殺瞭張魯的母親。雙方結下死仇。劉璋曾多次出兵攻打漢中,隻是沒能成功。

除瞭劉璋,西涼的韓遂、馬超,同樣危險。雖然雙方沒有那麼大仇恨,而且,張魯一度還很欣賞馬超。但畢竟韓遂、馬超的西涼實在強大。雖然西涼軍隊當時主要在應對曹操,但張魯也沒有辦法保證,西涼軍隊不會轉過頭進攻漢中。當然,面對這兩股勢力,張魯自守有餘,主動進攻明顯不足。

到瞭張魯後期,劉璋以及韓遂、馬超的西涼軍隊先後被消滅。劉備奪下瞭益州,曹操擊敗瞭西涼。張魯迎來更麻煩的敵人。在這種時候,張魯別說主動進攻,能夠守好自己的地盤,都已經非常不錯瞭。畢竟這兩股勢力,都比他強,都想把他吞到肚子裡。

曹操為瞭得到漢中,甚至放下孫權進攻合肥不顧,親自統率十萬大軍,要占領這塊地盤。

劉備剛剛得到瞭益州,士氣、實力正是一個高峰期。不管面對哪一傢,張魯都沒有對抗的可能。甚至想要向過去那樣自己占據一塊地盤也不可能。畢竟,曹操、劉備都不願意看到對方比自己更早得到這塊戰略要地。

在這個時候,張魯隻能是在兩傢當中選一個。畢竟想要在曹、劉兩傢的夾縫中活下去,難度不亞於走鋼絲。比較有意思的是,張魯在選擇投奔曹操的時候,說瞭一句:”寧為曹公階下囚,不為劉備座上客。“(我寧肯成為曹操的階下囚,也不想當劉備的貴賓)

張魯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現在也隻是瞎猜。畢竟,除瞭張魯本人,誰也不知道。不過,在投降曹操後,張魯並沒有成為階下囚,而是受到瞭很好的待遇。張魯的女兒還嫁給瞭曹操的兒子。據說,張魯去世的時候是大笑而亡。對於這個昔日割據一方的軍閥來說,算是一個善終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