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張居正死後萬歷皇帝報復他是怎麼回事?萬歷為什麼這麼做?

張居正死後萬歷皇帝報復他是怎麼回事?萬歷為什麼這麼做?

時間:2019-07-21 13:40:4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張居正死後萬歷皇帝報復他是怎麼回事?萬歷為什麼這麼做?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萬歷十年,明朝重臣張居正病故,子厚被追贈上柱國,謚號文忠。然而就在這僅僅9個月之後就被萬歷皇帝定罪為“誣蔑親藩、鉗制言官、蔽塞朕聰、專權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的罪名。而且還抄瞭傢,剝奪瞭所有,滿門查抄。從八十歲的老母到幼年的孫兒,一傢人是餓死的餓死,流放的流放,極為淒慘。那麼這是為何呢?萬歷皇帝為何如此痛恨自己的恩師張居正呢?即便是死瞭也不放過。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出生於湖廣江陵(今湖北荊州)。但他小時就顯得異常聰穎,五歲入學,十歲就通六經,有“神童”之稱。嘉靖二十六年,張居正成為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從此步入瞭政治生涯。

隆慶六年(1572),明穆宗病故,遺詔任命高拱、張居正、高儀三名內閣輔臣與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同為顧命大臣,共同輔佐年幼的小皇帝。張居正後來聯合馮保設計扳倒高拱。高拱還鄉後,高儀病死,張居正理所當然地成為內閣首輔,他終於可以一展抱負瞭。

由於萬歷皇帝帝登基時才十歲,一切軍政機要均由張居正裁決,十年間,他實行瞭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措施。在政治方面推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核心是“賦稅合一,按畝征銀”,把田賦、力役和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統一按田畝核算征收。原來按丁戶征役的辦法一並改為攤入田畝。稅銀由官府征收運送,某些程度上緩解瞭農民的負擔。此外,張居正還任用李成梁、戚繼光等良將鎮守薊遼,穩固瞭大明王朝的北部邊疆。任命水利專傢潘季馴治理黃河,潘季馴以“束水攻沙”的方法,有效地治理和疏通瞭黃河。以上種種,都是張居正改革的主要組成部分,改革的成效也是十分巨大明顯的。

張居正的另一個身份是皇帝的老師,張居正對於萬歷的學業,督促甚緊,除瞭朝會時間,每天天剛亮,就要督促萬歷讀書。這個大傢都理解瞭,太嚴格瞭,小孩子就會有逆反心理瞭,所以,自小萬歷皇帝非常害怕張居正,也比較厭惡張居正。

而李太後對萬歷的管教也比較嚴,當萬歷不聽話時,就經常拿張居正恐嚇萬歷,“使張先生聞,奈何!”。隨著小皇帝年紀漸漸長大,心理上的微妙變化也隨之產生,以至於開始滋生一股仇恨。“及帝漸長,心厭之”。

萬歷大婚之後,逐漸開始厭倦宮中的生活,想要尋求一些刺激。而此時身邊的太監為瞭來迎合皇上,專門為萬歷搞瞭一個宴會,萬歷也時常到這裡巡玩。在一次宴會上,萬歷帝喝醉瞭酒,突然要求身邊的兩個宮女給他唱曲助興,可兩個宮女坦言說不會。萬歷帝聽後很生氣,以他們違抗聖命判處斬首,但最終的結果是萬歷帝隻是割瞭她們的長發一次來代替斬首。

李太後將張居正喚來,揚言要張居正學習東漢的霍光,為天下人除害,廢掉這不爭氣的皇帝,改立萬歷的弟弟潞王為帝。萬歷被嚇的一把鼻涕一把淚,趕緊磕頭認罪。後來此事以張居正替萬歷寫瞭篇“罪己詔”收場,萬歷清楚,現在有能力廢掉他的就是張居正,所以由此恨上瞭張居正。

張居正要求萬歷皇帝要節儉,萬歷曾經向戶部要十萬金,改善夥食,結果被張居正給省瞭。同時被張居正省去的還有宮中上元節的燈火、花燈費等開銷。並停止宮殿的維修,節省服裝花銷,晚上的燈燭錢,甚至皇帝的賜宴也減去瞭。但是張居正隻責人不律己,自己坐著32人抬的大轎子,生活奢侈,大擺闊氣,還以權謀私行賄受賄。

張居正的這些作為讓萬歷更加不滿,再加上張居正改革時,得罪的那些大臣,張居正已經樹敵良多瞭。張居正身居高位,權勢遮天時,皇帝和大臣們都不敢反抗,當張居正的權勢消失時,上下一心,一同清算張居正是必然的結果。

張居正去世後,有人告發他傢財萬貫,萬歷皇帝得知後勃然大怒:自己十年以來過的清苦寒酸,而你張居正隻是我的臣子,卻能如此奢華。於是萬歷立即派人查抄其傢產,“得黃金萬兩,白金十餘萬兩”。

如果張居正傢,傢徒四壁,毫無餘財,估計萬歷會後悔。但是抄張傢抄出來這麼多財物,萬歷知道瞭之後,感覺自己被戲弄瞭一樣,隻有憤怒,怨恨,所以就開始瘋狂地報復。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