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後宮有一位朝鮮女子,長得美地位也高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乾隆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我們知道,在清朝皇帝的後宮中,滿、蒙、漢三族的妃嬪不在少數,當然瞭,還有一些其他民族的妃嬪,例如乾隆的香妃,就是一個維族姑娘。但是這些也都算是中國人,所以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在乾隆的地宮裡就讓躺著一位朝鮮女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要知道,清朝的皇帝是很少納朝鮮女子為妃的。乾隆地宮裡的這位朝鮮女子到底什麼來頭呢?她又為什麼會和乾隆葬在一起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由於清朝初期執行滿蒙聯姻制度,所以清朝初期皇帝的很多的後妃,多為蒙古女子。到瞭清朝中期的時候,滿族女子逐漸增多起來。乾隆為瞭加強與新疆上層領導人物的團結,從而鞏固已經平定的新疆的安定局面,於是便納瞭一位新疆維族女子為妃,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香妃”(容妃)。至於乾隆地宮裡的這位朝鮮女子,則是歷史上著名的淑嘉皇貴妃。
根據北大歷史學徐凱教授的研究發現,這位淑嘉皇貴妃實際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朝鮮女子。但是和香妃不同的是,乾隆納她為妃則不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此外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乾隆也不是從朝鮮直接將她娶過來的,而是從在清朝為官的朝鮮人傢通過選秀女的方式入選到皇宮之中的。
乾隆納一位朝鮮女子為妃其實也並不奇怪,因為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就有很多朝鮮人來到我國。他們有的是因為與當時的朝鮮統治者有矛盾,從而轉投到清朝;有的則屬於自願歸附進來的;也有的是在戰爭中被俘獲來的,還有的是移民;總而言之,在那個時候,我國有很多的朝鮮人。
在乾隆九年編著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上,就已經把滿洲的朝鮮人收錄瞭43個姓氏,其中金、韓、李、樸為這43個姓氏中的大姓,金、韓姓氏則為當時的名門望族。而這個淑嘉皇貴妃就是金氏,她的祖先金辛達禮是朝鮮義州人,他的傢族是從清天聰元年,即公元1627年自願歸附到清朝來的,後來被編入進瞭滿洲包衣佐領。
淑嘉皇貴妃的祖先為清王朝的崛起,到後來的入關稱霸天貢獻瞭很大的力量,隨後便被加官進爵,正式進入到清王朝的領導階層。淑嘉皇貴妃的父親名三保,是清朝的上駟院卿(內務府屬上駟院主官,掌管禦馬政令、供備皇帝及內廷用馬諸事),兄長金簡則是乾隆朝的吏部尚書。

淑嘉皇貴妃生於康熙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她其實在乾隆還沒有繼位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名侍妾瞭。乾隆繼位之後,則將她封為金貴人,乾隆二年的時候晉封為嘉嬪,六年晉為嘉妃,十四年晉為嘉貴妃。這樣的晉升之路在清朝後宮還算是比較快的。
值得一提的是,淑嘉皇貴妃一共給乾隆生瞭四個兒子,這在清朝可以說是很少見的,再說瞭,乾隆一共不過隻有17個皇子,而她一個人就生瞭4個,乾隆帝自然對她十分寵愛。更重要的是,她的四個兒子都被封為瞭和碩親王,其中皇十一子成哲親王永星是乾隆時期著名的十大書法傢之一。

乾隆二十年十月十六日,淑嘉皇貴妃病逝,享年43歲,乾隆追封她為皇貴妃,並賜謚號“淑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葬入裕陵地宮。
後來嘉慶帝繼位之後,便將其傢族從原來的正黃旗包衣抬旗進入滿洲上三旗中的正黃旗,並賜姓“金佳氏”以示恩寵。一個朝鮮女子不僅進入後宮成為皇帝的妃子,還成為僅次於皇後的皇貴妃,這在清朝歷史上僅此一例。
看完淑嘉皇貴妃的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