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實現完美蛻變的呂佈八健將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呂佈八健將”之悍匪的完美蛻變——臧霸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這句話用在呂佈身上再合適不過。呂佈的勇武在三國冠絕一時,時人稱之為“飛將”。也許正是他的風頭蓋過瞭他身邊的人,所以,人們隻知道呂佈軍有溫侯,而不知有其他人。就連勇猛無匹的高順,也隻留下“陷陣營”的傳說,如果張遼不棄暗投明(對於曹魏來說),也許他就像高順一樣,隻留個“並州飛騎”的都尉頭銜。
你仔細看呂佈的八健將,史官們除瞭在被迫投降曹魏的張遼、臧霸身上多費瞭點筆墨外,其他幾個骨頭軟的,主動投降的,幾乎都寥寥數筆,籍籍無名。是他們不夠強悍?還是他們被黑瞭?一切等待大傢來評述。
呂佈的八健將都有誰?
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宋憲、魏續和侯成。
這個名單是歷史愛好者們加上去的,僅代表部分人的觀點,比如高順就沒在名單之內。張遼,我想等到“五子良將”的時候再敘述,今天我們從臧霸先開始吧。
臧霸,字宣高,泰山人,“臧”這個姓很獨特,歷史上有名的臧姓是漢初的燕王臧荼。臧荼後被漢高祖劉邦清剿(異姓王隻有長沙王吳芮得善終),臧荼的孫女生瞭一個女兒叫王娡,王娡是漢景帝劉啟的皇後,後生瞭漢武帝劉徹。估計臧傢也是因此而顯貴,不過臧霸和臧荼傢有沒有瓜葛,這個就不好說瞭,反正史書是沒有記載的。
臧霸從小就很勇武,18歲就帶著食客殺死太守,然後開始落草為寇。黃巾起義後,臧霸沒有參加黃巾而是投靠瞭徐州牧陶謙,證明臧霸並不是農民出身,而是士族出身。不過臧霸不幹凈的背景使他始終得不到政府的認可,於是他和孫觀、吳敦、尹禮等頭目一直落草於泰山。
泰山位於徐州的陶謙和兗州的曹操之間,位置非常敏感,曹操和陶謙大戰,臧霸隻能保持中立,誰都不敢惹。
後來呂佈襲擊曹操,曹操有的部將先叛應呂佈,呂佈失敗後,又投靠臧霸。呂佈投奔徐州的劉備(劉備取代陶謙),隨後呂佈又取代劉備,臧霸和呂佈合謀攻占瑯玡國。
當時徐州流傳著“曹操威脅論”,所以臧霸和呂佈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曹操。結果呂佈和臧霸聯手還是打不過曹操,呂佈戰敗被殺,臧霸又做起瞭悍匪。
此時,曹操準備和袁紹打河北之戰,正是用人之際,於是既往不咎,招降臧霸。
此後,臧霸在徐、兗二州很好的牽制瞭袁紹的青州軍,穩定瞭曹操的東線戰場。接下來,臧霸又參與瞭幾次對孫吳的爭奪戰,均表現不俗,受到曹魏朝廷的嘉獎。
但不管怎樣努力,臧霸始終走不進曹魏集團的核心。臧霸手下的泰山賊和曹操起傢的青州兵幾乎都是曹操一手帶起來的,他們隻受曹操控制,曹操死後,這些人擔心遭到曹丕的清算,全部解甲歸田。臧霸也被調任閑職,死於任上,也算是善終吧!
臧霸雖被列為呂佈八健將,但他並不是呂佈的直系手下,而是一支獨立的軍隊,如果把他換成高順,似乎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