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明朝有戚繼光抗倭,清朝沒倭寇那麼清朝抗什麼?

明朝有戚繼光抗倭,清朝沒倭寇那麼清朝抗什麼?

時間:2019-07-22 15:37:4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明朝有戚繼光抗倭,清朝沒倭寇那麼清朝抗什麼?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十四世紀初,由於日本國內形勢的變化,大量的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搶殺掠奪。特別是到瞭明朝時期,倭寇更為猖獗,倭寇所到之處,寸木不生,百姓深受其害,這時以戚繼光為代表的愛國將領,依靠人民百姓的力量,在抗倭鬥爭中屢建戰功,終於取得瞭抗倭鬥爭的勝利。

戚繼光抗倭

那明朝有戚繼光抗倭,清朝沒倭可抗,抗啥?抗英?抗日?抗八國?都不是!

清朝276年的時間裡,按時間節點可分為入關前和入關後。

在入關前,清朝主要抗啥?抗人民百姓,抗廣大人民百姓背後的明朝。

清朝在建立前稱為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在入關前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保持著與明朝的友好交往。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自立為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公開反叛明朝政府,兩年後,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誓師伐明。

薩爾滸之戰

從此,清朝開始走上瞭抗人民百姓之路。

1619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清軍順勢攻占瞭開原、鐵嶺,並征服瞭葉赫部,薩爾滸之戰使得明軍由攻轉守;而清軍帶著勝利的餘威,接連發動瞭沈遼之戰、松錦之戰,至此,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關外隻剩下寧遠一座孤城,關內的人民百姓岌岌可危。

那入關後,清朝又抗啥瞭?繼續抗人民百姓,抗手無寸鐵之力但有一頭長發的人民百姓。

1644年清朝入關,入關後清朝采取瞭改變民族風俗傳統的政策,強迫數量廣大的漢人以及一些其他民族的人民百姓“剃發易服”。但由於各族人民的強烈抵抗,清朝竟強行推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對策,從而導致瞭很多手無寸鐵之力但有一身長發的人民百姓被屠殺。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據明朝最後的官方統計,當時全國有5,165.5459人,而在清朝入關控制全國後的1682年,人口隻有1,943.2753人,僅相當於明末人口的36%。

一個朝代在其最鼎盛時期一般國力強盛,百姓安傢樂業,那清朝在鼎盛時有抗啥嗎?有,照樣抗人民百姓,抗那些希望能填飽肚子,希望能生存下去的人民百姓。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瞭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但由於乾隆後期奢靡,吏治逐漸敗壞,官僚地主大肆兼並土地,人口急增、耕地不足,導致糧價猛漲,饑民日眾,這些饑民在向政府多次訴苦無效後,終於爆發瞭反抗清朝的武裝起義。

這些起義中最著名的屬“白蓮教起義”,而清朝為瞭鎮壓這些所謂的“流寇”,耗費瞭二億兩的軍費,相當於自身四年的財政收入!可見清朝為瞭抗人民百姓,苦下血本。

而到瞭清朝末期,抗人民百姓的程度更是到瞭瘋狂的地步。

清朝末年農民起義

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是廣大人民百姓為瞭逃避饑餓和死亡,為瞭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而被迫發起的起義,但清政府為瞭支付與西方列強戰敗時的賠款,反倒加緊搜刮人民,並加於軍事上鎮壓。

這次運動歷經14年,14年裡中國的人口銳減瞭 40%,損失數量高達1.6億。

但歷史證明清朝並沒有因此停止抗人民百姓的腳步。

明朝戚繼光抗倭,清朝沒倭寇,抗啥?

抗英?抗出瞭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割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等;

抗日?抗沒瞭北洋水師,抗出瞭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送遼東,割臺灣,還有2.3億兩白銀的賠款等;

《辛醜條約》的簽訂

抗八國?抗沒瞭圓明園,抗到自己的皇帝夾著尾巴逃出國都,最後更是抗出瞭《辛醜條約》加連本帶利的9.82億兩“庚子賠款”等。

明朝戚繼光抗倭,清朝沒倭寇,抗啥?抗英?抗日?抗八國?都不是!清朝抗的是自己的人民百姓。可以這樣說:明朝依靠人民百姓成功抗倭,而清朝則是依靠列強抗人民百姓。你覺得呢?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請留言討論!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