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戰鬥力和趙雲相媲美,卻不受曹魏重用
你們知道名將田豫,戰鬥力和趙雲相媲美,為曹魏默默付出!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三國時期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精彩的瞭,在三國時期出瞭很多的名人,名將,說起那時候的著名人物第一反應肯定是趙雲、諸葛亮、劉備、張飛、關羽等人吧,他們各有各的特點,有的人會問,為什麼就哪個時期的英雄最多呢?小編認為,在三國時期,劉備、曹操、項羽等人爭天下,爭天下在戰場上需要驍勇善戰的戰士將軍,在政治上需要謀士,畢竟那麼多事一個人的決策是萬萬不行的,所以那時候不會講究出身,更不會有什麼報國無門的事情發生,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會去投靠自己覺得可信的,有實力的主公身邊去。
那時候也很少有人會有背叛,因為他們為自己效力的主公辦事,想的就是盡自己努力助主公的大事成功,自己也可以借著付出實現自己的抱負,在那時在公孫瓚的手下就有很多的能人力士,其中比較著名的的一位就是趙雲瞭,趙雲的事跡大傢都是比較清楚瞭,你可能會說趙雲不是追隨劉備的嗎?不要懷疑小編的實力哦!在趙雲追隨劉備之前是在公孫瓚麾下效力的,開始趙雲是經過別人的推薦到公孫瓚軍下,在這短時間裡趙雲認識瞭劉備,倆人很是投緣,沒過多長時間,趙雲的哥哥就去世瞭,趙雲對此特別的傷心。
就回傢祭奠自己的兄長,便沒有回去,可能是緣分吧,在過瞭七年之後,趙雲在無意之間再次遇到瞭劉備,就到瞭劉備的底下效力。言歸正傳,當年追隨公孫瓚的名將除瞭趙雲以外還有一個人,他就是田豫,田豫沒有趙雲的名氣大,在關於三國的電視劇中他也是經常被忽視,所以後人對田豫很是模糊,田豫的戰鬥力和趙雲不相上下的,田豫的仕途是比較坎坷的,開始的時候是追隨的劉備的,但是當時劉備的名氣和勢力都不是很大,加上劉備在豫州上任,田豫出於孝心就想回傢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
之後在田豫安頓好自己父母的時候就直接投靠瞭公孫瓚,因為公孫瓚在當時的勢力要比劉備大得多,劉備都受制於公孫瓚的,所以公孫瓚的手下有很多的能人異士,田豫初出茅廬。自然是得不到重用的,就隨便安排田豫在東州當瞭一個小小的縣令,風水輪流轉的,這時候公孫瓚的實力一點點的下去,在一次戰役中公孫瓚被袁紹打敗瞭,這時田豫就想著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就認真分析當時的局勢就投靠瞭曹操,田豫的上級是鮮於輔很糾結,不會分析局勢,發愁以後的路要怎麼走呢,田豫就給瞭鮮於輔建議。
田豫說:曹操有治國的本領和野心,有君王的風度,所以跟著曹操幹才會有出頭之日的,鮮於輔聽從瞭田豫的建議倆人一起跟隨瞭曹操,果然雖然說曹操在一些事情上確實是心狠手辣,但是對於有才,為自己效力的人來說曹操可是會一視同仁的,在曹操這,倆人都得到瞭重用,特別是田豫,在戰場上英勇,而且很有智謀,有膽識,很出色,對曹操也是忠心耿耿,交給他的任務都能完成的特別好。得到瞭曹操的看重,隨後田豫被安排和曹彰一起去攻打代郡,在行軍途中,還沒到的時候,曹彰田豫的軍隊就遭受到瞭敵軍的伏擊偷襲。
這時的軍隊都自亂陣腳,慌忙的不行,隻有田豫很鎮定,沉默瞭一會兒,田豫很快的想到瞭辦法,田豫命令軍隊站成圓形各自都拿著弓箭手,加上當時的地形優勢,很快的就突圍出去,並且取得瞭勝利,在到達代郡附近,安營紮寨,在田豫的帶領下,沒過多久,曹軍就拿下瞭代郡,取得的完勝,得勝而歸之後田豫得到瞭曹操的嘉獎。過瞭幾年就是在公元前220年的時候,曹操的兒子曹丕繼承瞭皇位,在歷史上稱為魏文帝,之後田豫就為曹魏效力,國傢剛剛成立,不免會有很多的部落侵犯邊境,他們也不是想越權,隻是想搗搗亂,要點東西而已。
曹魏的皇帝曹丕就命令田豫帶著一些軍隊去駐守著邊境,保護邊境的安定,在巡邏中,田豫看到骨進(當時部落的首領,被稱為烏丸王)對大魏的政權不尊敬,一氣之下就帶著自己的幾百名將士,進入骨進的部落,直接就把骨進給殺瞭,並且把部落裡的人都降服,從此之後,骨進部落雖然說心裡不服但是再也不敢進犯,田豫的威名就這樣留在瞭邊塞的塞北!也是有瞭田豫的鎮守,邊境人民過著安心幸福的日子,也再也沒有少數部落民族再來進犯瞭,還保證瞭中華文明,少數部落的首領都對曹魏臣服,年年進貢,國傢安定。
小編以為之所以曹魏可以騰出手來專心的攻打蜀漢,和孫吳,所以田豫維護瞭曹魏的威嚴,可以說守下田豫是曹操為自己打下來的天下做的非常正確的一件事情瞭,不是曹操成就瞭田豫,而是田豫護住瞭曹魏。田豫老將軍也是非常的高壽,活到瞭八十二高齡才去世的,小編在瞭解瞭田豫這位將軍之後,覺得他的功績並不輸於當時的名將,可為什麼就被歷史給忽視瞭呢?小編覺得真正的英雄就應該像是田豫這樣,有勇有謀。默默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