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主要有什麼表現 這個盛世是真的假的呢
還不知道:乾隆盛世是真的假的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說起清朝,大傢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康熙、雍正、閉關鎖國......
當時的清朝在乾隆的統治下確實很富裕,不少人都將這個時期稱為“乾隆盛世”,所謂盛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 經濟實力強大
那個時期的GDP占世界比例的30%多,在世界制造業中的份額是當時英國的8倍,俄國的6倍,日本的9倍。
2.軍事實力強大
乾隆時期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瞭新疆,當時中國的疆域達到瞭1453萬平方公裡,是現在國土面積的1.5倍。
3.人口數量多
乾隆繼位時的人口是1.4億,到退位時達到瞭2.9億,乾隆用瞭54年的時間讓中國的人口翻瞭一番。
現在現在清宮劇的熱播,大傢都認為清朝是真正的富裕,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乾隆五十八年夏天,也就是公元1793年,英國派出的第一個訪華使團到達瞭中國,英國人對我們中國充滿瞭好奇,他們認為中國就像《馬可波羅遊記》裡寫的那樣,中國遍地都是黃金,人人都穿著綾羅綢緞。但一到瞭中國,他們才發現真實的現象:中國人都很消瘦,很多百姓都在英國使團的船上為他們端茶倒水。
乾隆在位的六十年裡,英國就完成瞭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後英國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但此時中國人吃的是什麼呢?農民通常隻能吃粗糧和青菜,遇到饑荒時,更是民不聊生。在西方世界突飛猛進的時候,我們中國還沉溺於以前的功績沾沾自喜,朝政也日趨腐敗,爆發瞭多達四次農民起義,特別是重用瞭貪官和珅,腐敗的傢產折合銀兩八到十億兩,相當於清政府十餘年的財政收入。
乾隆的統治可以說是歷代以來最成功的,但對於乾隆相處的18世紀來說,就又變得失敗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是一個饑餓的盛世、恐怖的盛世。
甚至在歐洲已經重視人權的時候,乾隆皇帝還在大興“文字獄”。他以殘酷的手段掃除瞭一切可能危及到朝廷統治的思想萌芽,在三十餘年的文字獄運動中,案件就有一百三十起。

為鴉片戰爭埋下瞭伏筆
鴉片是並不是在道光年間大量流入中國的,而是在乾隆年間。乾隆年間英國的工藝品根本賣不到中國,隻能用白銀來購買中國的東西,這時候英國就動起瞭歪腦筋,他們在印度種植鴉片,然後再賣到中國,到乾隆晚年,中國上流社會已經普遍流行吸食鴉片瞭。
當清朝皇帝還在沾沾自喜時,外面的大國已經準備好用武器打開中國的大門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