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為什麼要重用隨時都有可能會叛變的鐘會?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很多人都看出鐘會可能叛變,為什麼司馬昭仍重用鐘會?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早在鐘會被司馬昭命為統帥,率軍出征蜀漢前,很多人都曾看出鐘會可能叛變。比如當時司馬昭的發妻王元姬就曾對司馬昭提及,稱鐘會見利忘義,喜歡挑起事端,若對鐘會恩寵太過,在某一天,他一定會作亂,所以不能對他委以重任。要知道王元姬這番話可不是什麼婦人之見,這位被王朗視為能讓傢族興旺的女子眼光獨到,深得司馬昭認同與尊重。但即便王元姬對司馬昭如此提醒,司馬昭依舊重用瞭鐘會。
除瞭王元姬之外,司馬昭的心腹,西曹屬邵悌也曾向司馬昭進言,他稱鐘會孑然一身,不可擔任十餘萬大軍的主將,言下之意,就是擔心鐘會可能會有野心。然而司馬昭還特意寬慰瞭邵悌,依舊不認為鐘會會反,最終依舊讓鐘會成為瞭伐蜀的三軍統帥,帶領十餘萬大軍出征。而鐘會則不負王元姬與邵悌的擔憂,他先是向司馬昭上書稱諸葛緒畏懼不前,以至於諸葛緒被召回瞭洛陽。而等到鄧艾立下首功,成功逼迫劉禪投降後,鐘會再一次誣陷忠良,他誣陷鄧艾要謀反,使得鄧艾也被征召回洛陽,就這樣,三路大軍盡在鐘會手中,他也順理成章的開啟瞭謀反之路。可以說,有如此多的人看出瞭鐘會叛變的可能,而且還些人還都是司馬昭的心腹或者親近之人,為什麼司馬昭仍要重用鐘會呢?
首先,司馬昭並不認為鐘會有反意。雖說鐘會沒有子嗣,甚至可能連妻妾都沒有,但他是有傢人的。當時鐘會養瞭他哥哥鐘毓的三個兒子,即鐘毅、鐘峻與鐘辿。雖說是養子,但畢竟是鐘傢的血脈,鐘會不見得會讓這三個養子送死,因此司馬昭對鐘會還是比較放心的。
其次,當時朝中大臣大部分都是反對司馬昭伐蜀的,但身為司馬昭心腹的鐘會卻極力支持司馬昭的這次伐蜀行動,這讓司馬昭對鐘會更加另眼相待瞭。再加上鐘會博學多聞,被司馬師稱為“王佐之才”,可見鐘會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司馬昭重用鐘會也沒什麼錯。
最關鍵的是,鐘會可能會反,但曹魏將士不會反,他們的傢眷都在京中,一旦鐘會叛亂,士兵們定然不會追隨,反而會引發兵變。而事實上,正是因為鐘會叛變後軍中混亂,最終才導致鐘會叛變失敗,死於亂軍之中。
筆者認為,司馬昭對鐘會並不是完全信任的,但他早就準備好瞭萬全之策,而鐘會不是司馬昭的對手,因此無論鐘會用什麼手段,都贏不過司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