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司馬傢族在發動政變時 為何夏侯玄沒有選擇帶兵回朝呢

司馬傢族在發動政變時 為何夏侯玄沒有選擇帶兵回朝呢

時間:2019-07-23 14:34: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高平陵政變夏侯玄為何不帶兵回朝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三國末期,司馬傢族通過政變,終於掌控瞭魏國的政權,至此,司馬傢族也在三國當中笑到瞭最後,政變的時候,曹傢親貴,夏侯玄是邊關的大將軍,手上還有很多兵馬,為何他不回朝勤王?

曹傢三代,從曹操到曹丕,最後曹睿都把司馬傢族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除非國傢實在有困難,否則輕易絕不啟用他們,對此司馬懿一直隱忍,曹氏的掌舵者曹爽也沒把他當成敵人。等到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曹氏才清醒過來,然而為時已晚。因為曹丕、曹叡對宗族子弟提防,司馬懿奪權時,手上有兵者寥寥,隻有夏侯霸、夏侯玄叔侄,夏侯玄還是叔叔夏侯霸的領導,時任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州軍事,是曹魏西北軍區總司令。夏侯玄出身很高,父親夏侯尚是夏侯淵之侄。司馬懿掌握的朝廷,把夏侯玄征調回中央,此時夏侯玄面臨選擇,一是放棄兵權回朝;二是起兵“清君側”;三是像夏侯霸那樣投奔蜀漢。夏侯玄選擇瞭回朝,拒絕瞭叔叔投蜀的建議。

夏侯玄跟司馬懿當然不是一夥的,因為他回朝後就被控制,隨後被殺;他也沒有對抗司馬懿,因為那就意味著對抗曹氏的朝廷。夏侯玄為何選擇回朝呢?一是他名氣很大,他不認為司馬懿會對他下手,事實上夏侯玄案子的主審官鐘毓(鐘會之兄)都不敢接手;二是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徽嫁給瞭司馬師,兩傢其實是親戚,但司馬師毒殺瞭妻子;三是可能不想獨善其身吧,像夏侯霸那樣隻身投蜀,名士夏侯玄是很不屑的,畢竟一傢老小終生不得相見當年司馬懿在高平陵發起政變,夏侯玄當時手握重兵,然而他為什麼不反抗導致最後被殺?讓人十分不解, 那麼這麼說有何依據呢?

首先夏侯玄感激曹爽對他的知遇之恩,夏侯玄的母親是曹爽的姑母,那兩人就是表兄弟的關系,當時曹叡為皇的時候,夏侯玄曾因為一些事情而惹怒瞭曹叡最終於夏侯玄的職務直接從發黃門侍郎從而貶至瞭羽林監,這一直持續到曹叡駕崩。之後曹爽任輔政大臣後面他又重用瞭夏侯玄,從羽林監直接升至中護軍之後又是征西將軍。

其次他兩人關系處得不好,當時的司馬懿身份也是輔政大臣,所以夏侯玄當時曾多次給司馬懿把自己認為十分不錯的一些點子向司馬懿建議,但是司馬懿卻是表面覺得夏侯玄的點子不錯,實則又不采納。因為夏侯玄當時有一定的威信,估計司馬懿是擔心這一點,所以才對夏侯玄所提的建議遲遲不采納。從司馬懿和夏侯玄二人的關系上來說,夏侯玄也肯定會幫助曹爽。

再者阻止高平陵政變,夏侯玄完全可以做到,當時他的身份是征西將軍手握兵權,而且他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隻要他當時一下令,把司馬懿拿下那都不是問題,然而,他卻沒有這麼做,最後還任人把他調回長安奪兵權。不僅如此,司馬懿一死,他就落瞭一個滅三族的下場。

導致最後那悲慘的下場可以說是夏侯玄自己造成的,當時的他為何不選擇動手?大概是因為以下幾點:

一是曹爽的態度,當時曹爽不對司馬懿起兵而是選擇乖乖就范,當時曹爽有天子在手,足以號令天下,二他有軍隊有武器,三他有桓范這名可以調動天下糧草的大司農的支持,優勢完全勝過司馬懿,但他都不起兵,那夏侯玄順從於他肯定也不會起兵。

二是夏侯玄對魏國的忠心,其實當時的局勢大傢明白,所以夏侯霸才勸他不要進京,實在不行投靠到蜀國那邊去,但是夏侯玄以他不會為瞭自身安全而棄魏投蜀,所以說夏侯玄忠心。

夏侯玄有名士之風度,夏侯玄是玄學一派的作表,他身上有一種臨危不懼的風度 ,相傳當年他依靠在柱子上書寫,雷電擊中瞭柱子然後他衣服都燒起來瞭,他都不懼怕,這樣有風度的人又怎麼可能為自身安危而做起兵之事呢?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