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乾隆小47歲,天天被翻牌子卻未生一子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循貴妃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清朝乾隆四十年,惇妃汪氏給乾隆生下最小的女兒,後封為固倫和孝公主。當時,乾隆已經是65歲的老人瞭,老來得女,自然十分高興,然而乾隆卻並沒有停下納選妃嬪的腳步。就在和孝公主降生的第二年(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又選瞭一個比自己小47歲的女子,她就是後來的循貴妃。

循貴妃姓伊爾根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生於乾隆二十三年,父親桂林曾在地方擔任總督。從出身來看,身為八旗世傢子弟的伊爾根覺羅氏是無可挑剔的,不過,即便是出身再好,也必須要參加朝廷舉行的八旗選秀,如若不然,是不可以自行婚嫁的。
乾隆四十一年年初,乾隆下令又一次舉行瞭八旗選秀,在這次選秀中,隻有伊爾根覺羅氏一人脫穎而出,當時的伊爾根覺羅氏隻有19歲。選秀結束後,乾隆給伊爾根覺羅氏定下的名分是貴人,不過就在入宮之後,伊爾根覺羅氏便被冊封為循嬪。相當於一入宮便獲得嬪位,這個起點對一名新人來講,是十分不錯的,可見伊爾根覺羅氏的前景定然是一片光明。
果不其然,伊爾根覺羅氏入宮不久,便經常被乾隆召幸,日夜侍寢,估計乾隆期待這個剛入宮的新人能夠為自己再添兒女吧。然而,事與願違,即便是如此,伊爾根覺羅氏的肚子不見任何動靜,因此,沒過多長時間,乾隆便對伊爾根覺羅氏失去瞭興趣,伊爾根覺羅氏從此失寵瞭。
乾隆五十九年,乾隆執政時間即將滿一甲子,為瞭彰顯自己的皇恩浩蕩,乾隆對妃嬪進行瞭晉封,伊爾根覺羅氏由此終於獲得瞭晉封,她被晉封為循妃,沒想到這竟是伊爾根覺羅氏生前的最後一次冊封。

嘉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是伊爾根覺羅氏的四十歲生日,太上皇命敬事房提前準備好瞭賞賜,誰知道敬事房官員辦事不嚴謹,在這一年的五月份便把賞賜發給瞭伊爾根覺羅氏。乾隆知道後雷霆大怒,嚴厲地懲辦瞭相關人等。
經過此事,伊爾根覺羅氏整日憂心忡忡,生日也變得索然無味瞭,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份,伊爾根覺羅氏竟然病逝瞭。可能是乾隆覺得有愧,便下令以貴妃的禮制將伊爾根覺羅氏下葬,相當於追封伊爾根覺羅氏為循貴妃。

話說,乾隆曾命宮廷畫師郎世寧及其弟子為後妃畫瞭一組畫像,命名為《心寫治平》,其中就有循嬪伊爾根覺羅氏的畫像。此畫像後來流失海外,輾轉之下被存放在瞭美國的伯朗斯藝術博物館,已成為稀世珍寶,可惜其已不歸我們所有,不失為一種巨大的損失與遺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