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陳宮被抓住之後為何要一心求死呢 他並沒有如此那般氣節

陳宮被抓住之後為何要一心求死呢 他並沒有如此那般氣節

時間:2019-07-24 09:47:3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陳宮寧死不投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陳宮獲得後世高度贊揚,是因為他的氣節。不管是在《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陳宮離開曹操的原因,都是因為曹操隨便殺人。“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正是因為瞧不上曹操的人品,所以陳宮離開瞭曹操,投奔呂佈。後來,曹操大破呂佈,抓到陳宮後,雖然曹操一再表示要把陳宮留下來,要重用陳宮,可陳宮是一心赴死。最後曹操雖然殺瞭陳宮,可是把他老婆和兒子當親人一樣養瞭起來。

(陳宮)

陳宮就這樣,用自己決然赴死的行為,保全瞭氣節,讓自己千古揚名。

不過,我在對史料進行詳細的研究以後,我感覺陳宮所謂的“氣節”,是有問題的。他實在不配在歷史上有那麼好的名聲。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知道大傢註意到沒有,《三國志》中有一段記載。建安元年,呂佈的部將郝萌在晚上造反。呂佈慌亂之間,跑到他另一個部將高順那裡。高順問呂佈是誰在造反?呂佈說不知道。高順又問他,造反的人是哪裡的口音?呂佈說是河內人的口音。於是高順便猜到造反的人是郝萌,連夜帶兵去對郝萌追殺瞭一陣。後來,郝萌的部將曹性反正,砍掉瞭郝萌的一隻手臂。高順趁機砍下郝萌的腦袋,平息瞭這一場動亂。

回來以後,呂佈問曹性郝萌為啥要造反?曹性說是被袁術策反的。呂佈又問誰還參與瞭造反的謀劃?曹性說是陳宮。當時陳宮就坐在呂佈身邊,曹性一說,陳宮的臉一下就紅到瞭耳根。不過呂佈這人從來不是一個清醒的人,曹性雖然告陳宮謀反,但他卻認為陳宮是大將軍,對他不予追究。

這一段歷史非常奇怪,在整個陳宮的人生經歷中,完全是一段不協和音程。不過,我反而認為,這一段歷史,正是揭開陳宮性格及人品的鑰匙。

(呂佈)

陳宮是呂佈的大將,又是呂佈的首席謀士,他為什麼卻聯合部將造呂佈的反呢?隻有兩種可能:一是貪圖袁術的好處,二是想幹掉呂佈自己做大。袁術能給他啥好處呢?除瞭錢財外,當時袁術正在謀劃著當皇帝,我認為,這個好處很有可能是袁術向陳宮許諾瞭一個大官。

有人可能會說,萬一陳宮是覺得呂佈不像個好領導,幹脆把他推翻呢?但問題是,郝萌謀反事件發生後,他還一直呆在呂佈那裡,直到後來被曹操抓到為止,不像是他瞧不起呂佈這個領導的樣子。

咱們回過頭來,再看陳宮為什麼會離開曹操。

那時候曹操剛剛起義不久。當時兗州刺史被黃巾軍殺害,於是曹操在濟北相鮑信的支持下,擔任瞭兗州刺史。但是很多人不服曹操,張邈、張超等人想把兵強馬壯的呂佈迎進來,讓呂佈擔任這個職務。當地的很多名士,包括邊讓等人,都鄙視曹操,說曹操是宦官之後,根本沒有資格擔任刺史一職。這件事鬧得很大,兗州紛紛造反,最後整整一州,隻剩下三個小縣城是屬於曹操的。

(曹操)

曹操可不是一般人,他最後組織人馬打勝瞭這場戰爭,而且還毫不客氣地殺掉邊讓這些說閑話的人。陳宮也就在這時候離開瞭曹操。史書認為,陳宮離開曹操的根本原因,是陳宮與邊讓等名士交情很好,看不慣曹操的行為,因此決意離開曹操。

但是,會不會還有這種可能,陳宮離開曹操,是因為曹操當時眾叛親離,大傢都在造他的反,而呂佈的勢力很大,陳宮想攀高枝,才離開曹操投奔呂佈的呢?

聯想到後來袁術勢力很大的時候,陳宮和郝萌合謀造呂佈的反,而準備投降袁術,那簡直就是歷史的重演。

所以說,陳宮離開曹操,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尚。

陳宮最後又被曹操俘虜以後,他為什麼一心求死呢?也不是他看不起曹操,不屑於與曹操為伍。而是因為他離開曹操攀高枝,最後又被曹操俘虜,他實在老臉沒地方放。他明白,若是自己又吃回頭草,一定會被曹操反復不斷羞辱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