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雍正提出的3條改革思想,影響瞭清朝200年

雍正提出的3條改革思想,影響瞭清朝200年

時間:2019-07-24 10:43: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雍正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雍正繼位以後,便開始對國傢的體制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因為他看見瞭康熙時期存在的很多弊病,例如國庫虧空,吏治腐敗等等。當時清朝的國庫存銀少得可憐,但是那些各省督撫們卻一個個富得流油,面對這樣的情況,雍正在繼位時便提出三條改革思想。準備對整個大清帝國進行全面改革!

雍正元年,正值元旦節,雍正在這一天給全國的各級文武官員發佈瞭一道上諭,這是講述古代時候的“純臣”的,實際上就是要:

“興利除弊,以實心,行實政”

這很明顯是一道為瞭發展國計民生進行興利除弊的政治改革的號召。其目的,就是要求各級文武官員要開始行動起來,開始響應自己的改革號召。

他的主要改革思想包括如下三點:

第一,反對因循茍且

雍正帝是一個當瞭四十多年阿哥的皇帝,他經歷過太多的滄桑歲月,看瞭很多的物是人非。繼位以後,他決心要為天下蒼生為念,做一些有利於國傢和百姓的事。

雍正認為自己在繼位之前,大清朝已經是“人心玩愒已久,百弊叢生”,“若不懲創,將來無所底止”。要想真正改變這一局面,隻有推行新政,實行改革。

康熙時期的“仁政”其實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有力的法律制衡,隻是單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去對待國傢,那麼其危害性無疑是非常大的。所以,雍正的改革第一步就是從思想上著手。他極力反對遵循舊制,而是要選擇好的方向進行發展。

第二,整飭吏治,以利民生

雍正元年,也即是上述所說之時間,雍正帝在給總督的上諭中說:

“今之居官者,釣譽以為名,肥傢以為實,而曰‘名實兼收’,不知所謂名實者果何謂也”。

這也就是對這些總督們發佈一個“整飭吏治”的公告,似乎就是在表明,自己就要開始整飭吏治瞭,你們做好準備,千萬別被我抓到小辮子哦!

果不其然,這陣風並非虛言,雍正二年初的時候他又說:“朕纘承丕基,時刻以吏治兵民為念”。

實際上就是想對臣工們表明自己想的目的,想要通過整頓吏治來達到國富民強的目的。而最後在實際推行時,我們也看到雍正的手段之強硬。看來所言非虛,並非是做表面文章的!從這裡也看出,雍正確實是一個務實的皇帝。

第三,反對朋黨

其實這主要還是由雍正自身的體驗而來的,因為自己本身就經歷瞭所謂的朋黨之爭。最典型的就是自己在登基時和登基後所遭遇的所謂的“八爺黨”。也就是雍正的弟弟八阿哥和其朋黨對雍正皇權的窺視和幹擾。

所以雍正在繼位之後,便說:“朋黨最為惡習”。因為朋黨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會影響皇權的實施,也許還會造成皇權的旁落。當然瞭,這在歷朝歷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雍正也對此做出瞭應對辦法。

朋黨的危害:朋黨各行其是,破壞朝政統一,損害君主權威。朋黨之間互相攻擊,任用私人,不僅失去正常的用人原則,也幹擾瞭君主行使用人去人的權柄;朋黨各抒政見,自我標榜,批評朝政,擾亂君主視聽,妨礙堅持既定的政策。

以上就是雍正提出的三條改革策略,不得不說雍正本身就是一個務實的皇帝,而且我們也在他後面的執政生涯中發現,他卻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改革傢”。他不僅將康熙朝留下的虧空補齊瞭,並且還豐裕瞭國庫。這也使得乾隆繼位以後,才能更好的實行自己的政治抱負。

最終開創瞭“乾隆盛世”。但這也是跟雍正所提出的三條改革思想分不開的!可以說,雍正的這三條改革策略,影響瞭大清兩百多年的歷史,同時也決定瞭清朝命運的走向!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