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為何不用八旗兵 而是出動綠營呢
還不知道: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為何隻用綠營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看過《鹿鼎記》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裡面有個大反派吳三桂可是相當的出名啊,因為吳三桂引起的三藩之亂更是被我們熟知,因為清朝是一支滿族人建立的政權,但自古自來都是由漢族統治的國傢自然很多人接受不瞭清朝,所以自清朝成立以後,依舊有很多“反清復明”的分子,當時也是因為吳三桂起兵造反,清朝很多地方被叛軍占領。

我們國傢以前,每個朝代不管是建立前還是建立後都是有戰爭的,不是為瞭奪權就是為瞭通過戰爭擴大自己的領地,穩定自身的統治。反正是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康熙在位時當然也不例外,但是有一場戰爭,他放棄瞭二十萬過的八旗兵,用四十萬的綠營去平定瞭戰亂。
1673年的時候,發生瞭造反事件。那時,清朝已經在中原有三十年瞭,但是,但不滿清朝滿族統治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都是默默的組織民眾,在一些小事情上去反抗清朝滿族的統治,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動作,可是這回不一樣瞭,吳三桂有錢有兵有實力,他一造反,那些不滿滿族統治的人也就跟著造反瞭,所以,他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占領瞭十五個省份,清朝差不多一半的山河都被占領瞭。

心高氣傲的少年皇帝打算禦駕親征被朝臣們極力勸阻住瞭,但是他不甘心放任亂臣們不把他當回事,於是派出瞭所向披靡的八旗軍,本以為肯定會殺他們個措手不及,但是沒想到,一向縱橫無敵的八旗軍反而被打的落花流水,而敵軍的士氣卻大漲,我軍士氣低迷,不利於繼續作戰!
我們都知道,在清朝建立時,八旗軍的實力確實是非常強大的,那個時候就是以一敵十的能力,上戰場可謂是無往不勝啊?但是為什麼如今這支軍隊卻變得如此弱呢?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為八旗軍之前因為經歷瞭很多場戰爭,其實受到瞭重創,很多以前的老兵都基本死去瞭,而不斷由一些新兵來補充,這些新兵沒有很多上戰場的經驗,自然這支軍隊也就比不瞭以前。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清朝建立以後,一直沒有戰爭發生,所以這些士兵都過著享樂的生活,沒有像以前強度的鍛煉自然戰鬥力也就急劇下降。

所幸,當時,還有一支可用的隊伍!那是清廷剛入關時,為瞭統治急劇增加的領土,順治皇帝增設的一支以投降明軍、漢人為主體的軍隊。這支軍隊以綠旗為標志,以營為單位,故名為“綠營”。因為有八旗軍這個主力,所以綠營沒有承擔任何的軍事作戰任務,隻是負責鎮守疆土!但是,架不住人多啊,畢竟有40萬人馬呢!況且,綠營的小兵們知道這是一個契機,壓倒八旗軍,他們成為“主力”的機會。

於是,他們一鼓作氣,士氣大增,接連的勝利將吳三桂的叛軍打的潰不成軍!最終取得勝利!如他們所願,他們成功翻身農奴把歌唱,而八旗軍則淪落為打醬油的角色!然而,過瞭不久,綠營也和八旗軍一樣!無論是八旗軍還是綠營,為什麼會從虎狼之師變成酒囊飯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驕傲,連帶勝仗讓他們認為自己所向無敵!不在刻苦練習武術,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