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古人為何會帽子不離身呢 戴冠、帽、巾又有什麼寓意呢
時間:2019-07-24 15:37: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古代書生為何要帶帽子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早在春秋時期開始,戴帽子就已經成為瞭中原文化區別於蠻夷文化的一種標志瞭,雖說經歷瞭戰國動亂的時期,但是行冠禮和對冠服的重視卻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即使到瞭清初都還保留著這些文化,因為清朝開始剃發易服才導致逐漸丟失瞭這項傳統文化。

很多時候我們會進入一個誤區,總是看電視,認為隻有書生才會戴帽子,其實不是的,基本上隻要是成年男子,那都是要戴帽子的,這裡說戴帽子有些不專業。
應該說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要戴冠、帽、巾,這三個指的都是帽子,但是大多是針對漢族人的。

那麼古人戴冠、帽、巾又有著什麼樣的寓意呢?
1、成年的象征;古代男子都會在20歲的時候舉行冠禮,和我們現在說的成年禮差不多一個意思,即使是平百姓民也要包裹頭巾,所以古代人認為二十歲時弱冠之年。


2、禮儀教化的象征;比如在重要場合下必須戴冠,而免冠則是表達歉意或者是在勸諫的時候,好比現如今我們如果很敬重一個人,你在他面前肯定是有帽子就摘帽子,有眼鏡就摘眼鏡。
3、地位的象征;其實古人戴的帽子也很有講究,士族才會佩戴冠、平民用巾、罪犯是不允許戴冠的。
4、上面也提到過的,就是漢族民族的象征。

不過這些禮儀到瞭清朝時期,尤其是到瞭乾隆年間,大傢都留著長長的辮子,看起來光頭的比較多文化不一樣,導致很多人開始沒有再佩戴冠、帽、巾,不過很多有身份地位的還是會佩戴的。
而這些所謂的冠、帽、巾也在不斷的演變。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