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太妃:清朝唯一享受皇後待遇的妃子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壽康太妃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古代社會等級制度森嚴,每個等級享受的待遇是有明確規定的,一般不會越制而行,除非出現受到皇帝敬重的人。清朝歷史上就有一名妃子,受到康熙的敬重,享受到皇後的待遇,她就是壽康太妃。

在清朝建立之前的後金時期,愛新覺羅傢族已經開始與蒙古部落聯姻瞭,最為頻繁的便是科爾沁部。1614年,科爾沁部貝勒莽古斯將女兒哲哲嫁給瞭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第二年,莽古斯的堂兄弟冰圖郡王孔果爾又將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嫁給瞭努爾哈赤。
大傢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莽古斯與孔果爾是堂兄弟關系,也就是說哲哲與博爾濟吉特氏是堂姐妹關系。然而,身為堂姐的哲哲嫁給的是皇太極,身為堂妹的博爾濟吉特氏嫁的卻是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不過,這種隔輩婚姻在當時的滿蒙社會是司空見慣的,並不稀奇。

由於當時努爾哈赤極其重視與蒙古科爾沁部的關系,以達到統一女真各部的目的,於是他便將年僅十幾歲的博爾濟吉特氏封為側妃。然而,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卻是大妃阿巴亥,對正值妙齡的博爾濟吉特氏卻視而不見,因此,博爾濟吉特氏嫁給努爾哈赤後一直未能生育。
1626年,一代天驕努爾哈赤病逝於沈陽附近的靉雞堡,隨後,哲哲的丈夫皇太極繼承瞭大清皇位。當時,後金已經基本上統一瞭關外地區,要想繼續南征大明肯定需要蒙古部落的支持,因此,皇太極對後宮蒙古部落出身的女人尤其看重,尤其是他的後宮,五宮後妃竟然全部出自蒙古博爾濟吉特傢族。
努爾哈赤去世之後,身為太祖側妃的博爾濟吉特氏過上瞭守寡的生活,當時她可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女子呀,然後事已至此,她已經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瞭,她能做的就是安心地生活在清宮,以期待一個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

博爾濟吉特氏先後度過瞭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和康熙五朝,在順治年間從龍入關,住進瞭紫禁城的仁壽宮,稱仁壽宮妃。康熙繼位後,放眼整個紫禁城,博爾濟吉特氏成為唯一在世的太祖妃子,於是,康熙便下旨以皇後的待遇,將博爾濟吉特氏冊封為皇曾祖壽康太妃。
然而,沒想到的是,隻過瞭四年(康熙四年),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便死在瞭紫禁城,由此,博爾濟吉特氏成為努爾哈赤最長壽的一名妃子。當時,康熙曾親自到博爾濟吉特氏棺前祭奠,並下令以土葬的形式將其歸葬關外福陵妃園寢,由此,博爾濟吉特氏成為清朝第一位實行土葬的妃子。
縱觀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一生,雖然嫁給瞭一國之主努爾哈赤,卻年紀輕輕便守瞭寡,享受不到身為女人的半點快樂,也不失為一種遺憾。幸運地是,她足夠長壽,又受到瞭清朝皇帝的禮遇,令其享受五朝榮耀,成為清朝早期的一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