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包拯63歲沒兒子,那麼後代是怎麼來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包拯63歲沒兒子,那麼後代是怎麼來的?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包拯是北宋年間的人,28歲的時候就考上瞭進士,為人品行端正,為官深受老百姓的喜歡,願意為老百姓發聲,秉承公正嚴明的態度,一生為多少人沉冤得雪,可謂是當時老百姓心中的大好人,可是就是這麼一位有威望的人卻為自己的兒子發愁。包拯第一次成親,娶瞭李傢的女兒。李氏長得漂亮,性情卻不怎麼好,包拯一門心思撲在國傢和百姓身上,偶爾回到傢,就想好好享受一下清凈。李氏卻喜歡無事生非,找他吵鬧,折騰得包拯煩躁不已。

沒想到後來,李氏居然生病,早早就去世瞭。包拯又娶瞭一個姓董的女人做繼室,董氏和李氏不一樣,董氏溫柔賢淑,把傢裡的事情都打點得很好,包拯極其滿意,經常說,能娶到夫人,是我的福氣。
不過包拯的香火真不怎麼旺,董氏過門後一連生瞭兩個女兒,就是沒能生出兒子。包拯已經快四十瞭,也有些心急。董氏看在眼裡,勸包拯從外面買一個丫鬟做妾,延續香火。包拯猶豫瞭一會兒,就答應瞭。

結果,包拯買瞭個丫鬟進門做妾室之後,連續兩年,她的肚子也沒動靜,董氏卻又懷孕瞭,這回生下瞭一個兒子,取名包繶。小妾嫉妒董氏,出言不遜,被包拯趕瞭出去。包拯精心培養這個兒子,包繶也很爭氣,長大以後做官做到瞭太常寺太祝。
包拯做主,為包繶娶瞭崔氏做媳婦,但是包繶娶瞭崔氏6年後就突然去世瞭。包拯悲痛欲絕,自己已經老瞭,卻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後來,宋仁宗問包拯自己該立誰做太子時,包拯還說:“您這麼問我,其實是懷疑我。我已經60歲的人瞭,又沒有兒子,怎麼會考慮哪些事呢!”

就這樣,包拯天天長籲短嘆,為自己沒有兒子發愁,終於在63歲那年生瞭一場大病,他知道自己快要死瞭,就把守寡的兒媳崔氏叫過來吩咐她好好料理傢中的事。沒想到,兒媳卻偷偷告訴他一個消息:其實您有兒子。
包拯大驚,不敢相信,兒媳卻牽瞭一個孩子過來,一看,果然和包拯長得十分相像。原來,當年那個小妾被趕出去時已經懷孕瞭,生下一個孩子取名包誕,偷偷撫養。崔氏打聽到之後,就把他接瞭回來,告訴瞭包拯。

中國古代有句老話,人又三孝,無後為大,小編覺得作為清官的包拯這樣的大人物,他沒有自己的子女也是會別人取笑的,這跟當時的封建文化和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而如今的社會文化和環境大不相同,人們的思想更加的開放。對於這樣的現象你怎麼看呢?可以在留言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