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如果皇帝遇見的垃圾奏折 他們分別是怎麼應對的呢

如果皇帝遇見的垃圾奏折 他們分別是怎麼應對的呢

時間:2019-07-25 09:20:0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皇上怎麼批閱奏折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要說到最令人羨慕的職業,可能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皇帝吧。大傢都覺得,皇帝是天下之主,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權力也是最大的,每天過的輕松愜意,好不快活。再加上以前古裝電視劇的普及,大傢都對皇帝的典型——乾隆,不務正業,遊山玩水印象的深刻,更讓很多人覺得皇帝這個位置做得很輕松。然而實際上,作為一名合格的皇帝,他們的工作可以說是非常繁重的,而日常工作就是批奏折瞭。但是大臣上交的奏折也不是都是軍機要事,還有很多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垃圾奏折。那麼如果皇帝遇見垃圾奏折,他們是怎麼應對的呢?可以說反應是非常搞笑瞭。

在大傢的印象當中,奏折上寫的應該都是國傢大事,當然瞭,可能還有一些皇帝和大臣的秘密談話。但到瞭清朝皇帝這裡,奏折就不僅僅是這些作用瞭。這時奏折就像是我們平常上班要打卡一樣,不管是什麼樣的事情,都來先走走程序。這樣的規定就導致瞭在清朝時,各種各樣的奏折瘋狂湧現,其中就不乏很多無用的奏折。而我們所熟知的康熙,雍正和乾隆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而有一個人,大傢可能不知道,他稱為奏折狂魔,那就是趙弘燮。他上奏折多到什麼地步呢?據臺北故宮不完全統計,僅僅是在他擔任巡撫的17年裡,就寫瞭1176封奏折,平均下來的話,不到六天就要上一封。這個數量更是遠超第二名,人傢都不及他一半。在這麼多的奏折裡,光是請安折,就占瞭1/10以上。可以說是非常煩人瞭。不僅如此,他更是堅持不懈地多次給康熙上奏折想要進京賀壽。不管康熙拒絕瞭他多少次,他都能夠在下一次再此上奏。可以說是讓康熙煩不勝煩啊,偏偏還沒有辦法屏蔽他,可以說是很心累瞭。

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皇帝,不論手下的大臣們多麼熊,他們還是會認認真真地去批復每一份奏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連皇帝也必須得加班熬夜,批奏折批到凌晨也不能入睡。甚至可以說,他們比我們現在上班族熬的夜還要多。想想也是辛苦。像是雍正就曾經不小心在奏折裡批下瞭,"朕最近又胖些瞭"這樣的傢常話。還有一位孫大人,因為他的請安奏折實在是太多瞭,雍正有時也會被搞糊塗。就像是有一封報告天氣和糧食價格的奏折,雍正竟然在上面回復"朕很好"。也是令人哭笑不得。可以這麼說,清朝皇帝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的生活,都是他們自己弄出來的制度害的。

這種日子過得長瞭,誰都受不瞭啊。皇帝也是人,不是鐵打的身子,天天超負荷運作,晚上還要寵幸後宮嬪妃,誰扛得住?於是清朝皇帝就任性的定下瞭朱批專用字。"閱","是","知道瞭",這些清朝皇帝,能少寫字就少寫字,要多任性就有多任性。我們還能從保留下來的奏折中看到"知道瞭"這三個字的對比,看來看去,康熙的字是寫得最好看的。雖然奏折是在清朝時代發明的,但是歷朝歷代也有類似的東西。在明朝時就有一個人,因為奏疏上的廢話太多,挨瞭一頓毒打。

這人是誰呢?他就是明朝刑部主事茹太素。事情是這樣的,在洪武九年,他上瞭一個奏疏,朱元璋讓別人讀瞭一半不到,就花瞭三個多小時。而奏疏竟然還沒有說到正題。朱元璋當下就生氣瞭,讓人不要再讀。數瞭一下字數,竟然還有一萬多字。要知道,古代用的文言文可比我們現在的語言精煉多瞭,他們的一萬多字換算成我們的,哇,想想真可怕。朱元璋就把茹太素傳喚到瞭宮裡,當場就讓侍衛一頓毒打。這件事的直接結果是如太素三天下不瞭床,深遠的影響就是改善瞭明朝初期文官愛說廢話的現象。可以說是殺雞儆猴瞭。這麼一對比下來,康雍乾三父子,可以說是脾氣非常好瞭。碰上那麼多的垃圾奏折,也隻是在口頭上說一下,並沒有實質的懲罰。

當然啦,實際批改奏折並不是我們說的那麼的輕松玩笑,奏折裡更多的還是各地百姓和軍機要事。我們透過這一封封奏折,可以略加領略到清朝時期的風土人情,軍政黨派。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