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武則天退位之後 為何沒有人敢對她下手呢

武則天退位之後 為何沒有人敢對她下手呢

時間:2019-07-25 11:47:0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為何武則天退位後無人殺她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眾所周知,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女皇帝——武曌。即便她確實很明察善斷,又對治理國傢頗有自己的見解,然而在那個時候,一個女子成為天子,是違反綱常不被認可的。可是文武百官還有平民百姓們,即使心裡有些不滿,還是不敢表現或說出來的。所以他們表面表現著對武則天言聽計從,其實心中裝的還是李傢的天下。

當然,武皇帝自己也明白,就算自己做得再好,把這個國傢治理得再有序,可由於皇位上坐著的人向來沒有女性,所以武曌的身份難以被認同。她早期就給自己準備瞭塊無字之碑,以表達自己彼時內心的委屈與無可奈何。在公元705年,武則天死去的時候,武傢也便失去瞭她的保護,經歷瞭劫難。其實在武皇帝卸下這個身份的時候,她的第三個兒子繼承皇位,也就是唐中宗在位時,很多大臣就一直堅持要除去武傢的人,不能留下禍患。但是李不忍心,於是沒有殺掉武傢的人。

而在李旦的父親也就是唐中宗死去之後,他成瞭皇帝那時。他可對武傢的人們沒有一丟丟感情存在。所以他剛剛當上皇帝不久,就把在朝中任職的武傢成員趕盡殺絕,不放過任何一位。其中大多都是武則天的侄子們,分別為武三思,武承嗣等人,他們都難逃一死。然而還有一個人避免瞭這場災難,他與武則天的關系也是姑侄,他喚作武攸緒。

武攸緒從小就生性恬淡,又脫俗寡欲,並且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對官場很是厭惡。武則天在世時,曾經讓他當瞭個王爺。可他呢,覺得當官很不舒服,於是放棄這個職位選擇隱退,並住到深山裡靜修瞭。又到唐中宗在位的時候,唐中宗把攸緒召喚回來繼續任個一官半職,他也確實是不喜歡當官,不久就又辭去官位走瞭。所以李旦在位之時,武攸緒已經離開朝廷很久瞭。所以唐睿宗不但不針對他傷害他,反而特地下旨還大大贊揚瞭武攸緒。從這裡可以看出,其實李傢的人不擇手段殺掉武傢的人不是因為恨武則天,而是怕那些有權勢的武傢成員聯合起來篡位,或做對朝廷不利的事情。其實武則天生前就已經想到這樣的情景會出現,所以她一早就告誡自己的親人們,如果自己死去,他們一定要為人處事相當低調。可是她的族人們,很多還是十分貪權的,所以不把武則天的告誡放在心上,最後隻能是喪失瞭自己的命啊。

至於安然無事的武攸緒呢,雖然這一生沒有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但他卻能夠安詳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後來,享年69歲的武攸緒在公元723年的時候安然離世,並非帶著疾病離開。於是他便是那武傢人中獨獨一個能夠安然度過自己一生的人。

因此我認為,再怎麼樣武則天也是貴為天子,而且她也不是靠什麼下流的手段登上這個皇位的。再者,武則天年輕的時候和唐高宗一起打壓瞭有著魏晉風骨的士族們,將他們全都掰過來成為自己的手下以穩固李傢的江山。即便有著後期的某次政治突變,唐中宗與唐玄宗這兩位皇帝依然還是很崇敬並推重武則天的。

但鑒於我個人的看法,我想最為關鍵的地方是,他們不存在著仇恨。武則天並不像那些莽撞的皇親貴族,也不是那種貪戀權勢而直接去圖謀朝廷篡奪皇位的臣子們,她是堂堂正正坐瞭這個皇位的。並且她與李傢人從關系上來說也是親人,甚至還是嫡系親屬。所以武則天退位以後呢,該不該留著她或是武傢的人,隻不過都是皇帝他們的傢常事罷瞭,大臣們絕對是不敢口出狂言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