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董襲為什麼不棄船逃跑?原因是什麼

董襲為什麼不棄船逃跑?原因是什麼

時間:2019-07-25 14:07:0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董襲不棄船逃跑是愚忠?他是不想失去戰鬥力,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董襲出生在會稽,孫策占領他的傢鄉以後,廣招賢才。在董襲瞭解瞭孫策的雄心和能力以後,決定投入到建設江東事業的隊伍中去。另一邊,孫策看到他勇猛過人,索性讓他做瞭個小官,還把他拉到瞭自己的帳下。

在孫策隻占領瞭江東的部分地區時,遭遇瞭多個方向山賊的謀反。其中,以黃龍羅為領導的山賊是其中較為強大的一股勢力,對孫策的統治產生瞭較大的阻礙,於是他決定帶上董襲親自去剿滅他們。在這場戰鬥中,山賊的兩名首領都成瞭董襲的刀下魂,立下大功的他被賞賜瞭數千親兵,封為司馬,做瞭揚武都尉,這是董襲加入後立下的首個大功。不久之後,又跟著孫策征討瞭潯陽劉勛以及江夏黃祖,一時戰功卓著,躋身江東虎臣之列。

看過三國的人應該知道,孫策很早就逝世瞭,孫權在很小的時候就做瞭諸侯。那時候,因為孫權太年幼,其母親就召集孫策的一些舊部來討論孫傢的規劃。董襲作為別孫策一手提拔的將領,自然是忠心護主:“江東有地理優勢,有山川作為依附,又能夠施恩百姓,張昭主內我主外,上下齊心,不需要過分擔心。”

雖然董襲是信心很足,但他之前參與的戰役都是規模不大,基本是萬人以下。要是面對規模大的戰役,董襲的掛帥能力就要打折瞭,盡管他在小型戰役中勇不可擋,指揮上萬士兵也不在話在,隻是指揮大戰役不隻是武功好就能勝任,還需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

然而董襲的能力在後來還是得到瞭證明,孫權上位以後,彭虎籠絡瞭數萬山賊想在潘陽謀反,董襲等人奉命前去討伐。當時他帶領的這支隊伍是無敵的,具有極強的戰鬥力,很快就平息瞭山賊。此後反叛勢力隻要見到董襲的軍旗,就會被嚇得逃走,勝利後的他也被升為校尉,做瞭偏將軍。

後期孫權為瞭給父親報仇,領兵討伐黃祖,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荊州。行軍至江口時,隻見江口被兩艘巨艦攔截,船隻還有巨石做防禦,一千多名弓箭手已在船上等候,孫權的軍隊在這樣的攻勢下根本無法前進。此時董襲想瞭個辦法,精心挑選瞭一百名勇士組成敢死隊,身穿鎧甲沖入敵陣,將連接船隻的繩索斬斷,孫權趁船隻失去牽引力發動攻擊,迅速擊潰瞭黃祖的軍隊。

慶功宴上,孫權親自給董襲敬酒:“今天就是為瞭表彰你才辦的宴會。”從這段表述中,小編發現董襲不僅力量驚人,能夠想到從薄弱環節入手,說明他的智慧也是相當不俗的。雖然董襲的指揮能力得到瞭認可,但他也有不懂靈活應變的一面,還為此喪命。

赤壁一戰之後,濡須遭到曹操南下軍隊的攻擊,董襲率五艘船前往營救。可惜天公不作美,行軍途中遇到暴風雨的侵襲,很多船隻被摧毀,將士們隻好棄船逃命,董襲所在的船隻也危在旦夕,部下都勸他趕緊逃。董襲不聽,表示要死守船隻:“主公把重任交給我,我怎麼能逃跑,再有人勸我逃的格殺勿論!”聽完董襲這番話也就沒人敢再提逃跑的事瞭,最終船隻在風雨中傾覆,董襲溺亡。

孫權知道後,換上素服出席瞭葬禮,厚賞瞭董襲的傢人。在很多人看來,雖然董襲是戰死的,但這樣的殉職方式顯得有點窩囊,如此勇猛的一員虎將,因為不懂變通丟瞭性命,就等於是白白犧牲瞭,也讓人覺得是愚忠。

在小編看來,董襲不顧安危固守船隻,看似是一種愚忠的表現,其實他也是為瞭減少逃跑帶來的人員損失,要是全部棄船保命,被沖散的隊伍也就沒有瞭戰鬥力,董襲也是基於這一點才會這麼固執。雖然壯志未酬就走瞭,但依然是江東的一段佳話。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