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綝執權之後為什麼會失去人心?他做瞭什麼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孫吳權臣孫綝,年少的時候執權,但卻失去人心,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孫綝是三國時期東吳的一個皇傢宗室,所以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孫峻在和曹魏進行戰爭的過程中就去世瞭,所以裡把後事都托付給瞭和自己有一點關系的孫綝,那個時候孫綝也才剛剛二十幾歲,所以朝廷就讓孫綝成為瞭將軍,領導著朝廷內外的事情,而在那個時候能夠成為將軍掌管權利,他也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例子,並且當時他還在代理著主持朝政,所以算是擁有瞭東吳最高的行政權利。而之前孫峻的做法就有些專政,所以已經讓很多人都不滿意瞭,各個勢力也在那個時候開始崛起,朝廷就不希望再一次看見有皇室親人可以壟斷著朝廷重大權利的這種局面。
所以以驃騎將軍為代表的就開始上書推薦丞相,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孫綝的權利進行一些分散,防止他獨斷專權,但是孫綝卻讓他們推薦的那個人成為瞭大司馬,並且還讓他去代替剛剛去世的呂岱鎮守他的地方,這就是希望這個人可以離朝廷遠一些,但是同時呢也沒我讓他們的推薦成為泡影,但是也沒有分散瞭自己的權利,不得不說,孫綝真的是一個非常適合掌管權利的一個大臣。而驃騎將軍知道瞭以後就覺得非常的不滿意,所以就從北伐的路線回去瞭自己駐紮的地方,並且還通知瞭自己推薦做丞相的那個官員,讓他們聯合去推翻孫綝。
但是這個時候孫綝還沒有做出什麼對百姓還有朝廷不好的事情,也並沒有獨斷專權,而孫綝知道瞭以後,一方面就派遣瞭自己的兄弟帶著兵馬去抵禦瞭驃騎將軍的軍隊,還用瞭皇帝的名義來下詔書讓去投靠瞭曹魏的那些將領一起去攻擊驃騎將軍,還讓朝廷中的侍中去告訴驃騎將軍推薦的那個大司馬去出發攻擊驃騎將軍,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面孫綝做的還是非常的細致的,而大司馬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也被朝廷給知道瞭,所以就帶著兵馬保護著自己,還向一些朝廷大臣表示孫綝已經謀反瞭,逼著華融他們寫書去譴責孫綝。
而孫綝這邊也向朝廷裡面表示大司馬叛變,就讓將軍帶兵去攻擊大司馬,而華融也因為沒有聽從大司馬的建議所以被殺害,過瞭沒有多久驃騎將軍就自殺瞭,因為他也知道自己這一次不會取得成功瞭,但是大司馬沒有得到這個消息,還以為驃騎將軍會去和他進行匯合,所以還是像從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的在談笑風生,有部下就勸說著他說把兵馬給帶到皇宮的門口,而那時候還不瞭解情況都禁衛軍一定會聽從他的調遣,就可以直接進去皇宮,用著皇帝的名義來對孫綝進行誅殺。
但是當時已經是非常晚的時間就,所以大司馬也不敢在那個時候帶兵去包圍皇宮,並且他還覺得驃騎將軍一定會過來營救自己的,所以就讓自己的部下繼續的堅守著,等到瞭天亮的時候,孫綝把驃騎將軍的部隊給打敗瞭以後就接著去把大司馬給殺害瞭,所以在用兵的時候可以勇敢的帶兵才可以。而當時駐紮在夏口的將軍是和驃騎將軍有親戚的,所以他聽說瞭驃騎將軍自殺瞭也很難過。
這個時候孫綝就帶領著兵馬去偷襲瞭夏口,所以讓夏口的將軍沒有辦法隻能逃去曹魏那裡投奔他們,而經過瞭這一次戰爭以後,孫綝算是把局面給控制住瞭,並且自己還省錢成為瞭大將軍,並且封侯,他的哥哥在孫峻執政的時候就很受重視,但是在自己的弟弟掌管權利瞭以後。自己所受的待遇卻都沒有孫峻的時候多,所以心裡面就有很多的不滿。想要把孫綝給殺害瞭以後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是卻被孫綝給提前發現瞭。
後來曹魏的大臣諸葛誕因為反對著司馬傢族的專權,所以在壽春進行瞭政變,又把揚州刺史給殺害瞭,還讓自己的兒子去東吳請降,想要讓他們出兵幫助自己,所以東吳就派遣瞭文欽等一些將領帶著幾萬人先去救援,文欽成功的突破瞭重圍去和諸葛誕進行瞭匯合,而曹魏卻派瞭將近二十萬的兵馬把壽春給圍攻住瞭。這個時候孫綝已經有著比皇帝還要高一些的權利瞭,而擁有這樣的權利,一定要很好的把握住戰爭的情況才是可以的,這也是作為統治者最應該做出的事情。但是後來他卻失去瞭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