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鄧艾到底有多厲害?率兩千兵馬就逼得劉禪投降

鄧艾到底有多厲害?率兩千兵馬就逼得劉禪投降

時間:2019-07-26 10:57:3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鄧艾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三國後期的時候,面臨兵臨城下的鄧艾,蜀國內部人心惶惶,最後劉禪聽信他人建議,舉國投降,蜀國至此徹底滅亡。

眾所周知,劉備從平民出生,之後一步步把握政權,步步維艱,經過長時間的混戰和折磨,才慢慢建立起蜀漢政權,成就瞭自己的帝業。但是,由於自己兒子劉禪的一蹶不振,在劉備去世之後的四十年內,蜀國漸漸走上瞭滅亡,劉禪也在最後的時候率眾投降,蜀漢政權自此崩潰瓦解。

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下劉禪為什麼在面對鄧艾的兩千兵馬就選擇瞭投降?

我們先交代一下故事的背景!

在公元263年的時候,司馬昭為瞭完成自己的偉業,派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一起伐蜀。但是在戰爭初期的時候,由於蜀軍的頑強抵抗,曹魏這一方面並不好受。當時負責攔截薑維的鄧艾兵沒成功,諸葛緒被鐘會誣告收押,鐘會自己卻被薑維擋在瞭劍閣之外,由於糧食的耗盡,不得不選擇撤兵。

但是被薑維甩掉的鄧艾兵沒有追究著不放,而是改變政策,轉戰陰平,直接攻打到成都城下,僅憑著兩千兵馬,迫降瞭劉禪,蜀國也從這個時候滅亡。可能有不少人會問,當時的成都可是蜀國的首都,而且易守難攻,為什麼劉禪最後選擇瞭投降,是不是劉禪太過於窩囊?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其實是另有玄機!

1、譙周之言

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禪當然慌張瞭起來,立馬詢問自己的大臣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當時的大臣大約分為三派,一派是選擇投降,一派主張投靠東吳,一方卻想要棄城南下。劉禪是肯定拿不定註意的,於是譙周這個時候站瞭起來,說明瞭其他兩種幫派的可能性,主張投降。

看到譙周之言讓其他幫派都無言以對,沒有主心骨的劉禪當然會選擇相信譙周,於是,劉禪用瞭譙周的意見,選擇投降。

2、人心恐惶惶

諸葛亮這一生有著無數的奇跡,在蜀國除瞭劉備,諸葛亮就是二把手瞭。當劉備去世之後,人們自然而然就聽信諸葛亮,當諸葛亮去世之後,人們開始寄希望於諸葛瞻。誰知諸葛瞻在陰平之戰中戰死在場上。對於當時的蜀國來說,無異於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無奈的劉禪在面對鄧艾大軍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慌張瞭起來。

3、城中無兵可用

按常理來說,即使蜀過內部再怎麼糜爛昏庸,也不應該被這兩千兵馬所嚇怕,為什麼當時沒有一個人主張應戰呢?這是因為在成都城內幾乎沒有士兵可用,當初薑維得知曹操要伐蜀的時候,薑維自報上去,請兵應戰。

薑維走之前特地上報讓劉禪做好成都的防備,但是劉禪聽信於黃皓的讒言,沒有這樣做。再加上劉禪的自作主張,更是讓諸葛瞻率領禁軍出站,結果全軍覆沒。所以當鄧艾率兩千兵馬的時候,城內幾乎沒有士兵可以作戰,至於成都以外的援兵,一時半會也沒有辦法到達成都,除瞭投降和棄城,別無選擇。

4、蜀國還沒有做好應戰的準備

要知道益州之地是易守難攻之地,當初劉備率兵進川的時候,有諸葛亮、龐統以及五虎上將,尚且還花費瞭三年的時間。劉禪根本沒有想到,鄧艾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攻打到自己城門之下。

劉禪在此之前還故意撤掉瞭陰平的一千守兵,以為諸葛瞻這次出行一定會滿載而歸,誰知剛剛戰敗不就,鄧艾就攻打到自己的傢門口瞭,能不慌張嗎?

小編覺得,我們覺得鄧艾有鄧艾的過人之處,而恰巧碰撞上昏庸的劉禪,最終才在機緣巧合之下蜀國滅亡。但是,歷史上並沒有那麼多如果,在感慨的同時,更讓我們重新認識瞭鄧艾和劉禪!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