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死後為何不是和劉邦葬在一起 而是和兒子埋在一起呢
還不知道:薄姬為何不和劉邦葬在一起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薄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太後,薄姬與呂雉不一樣,不是以兇狠毒辣著稱而是以仁慈,很多人都在討論薄姬與呂雉的關系,呂雉為什麼沒有對薄姬下毒手呢?
其實大多數來自於兩人共同的經歷,薄姬死後也沒有和劉邦葬在一起,而是和兒子葬在一起,這讓很多人疑惑不解,這到底是為何呢?
薄姬是誰?

薄姬,漢高祖劉邦的嬪妃,漢文帝劉恒的生母。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召入漢宮,但入宮一年多,卻連劉邦的面都沒有見過。
年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交好,約定三人之中不管誰先富貴,都不要忘瞭其他二人。後來管夫人、趙子兒先後受到劉邦寵幸。兩個美人侍候劉邦時,相見笑說與薄姬初時的約定。劉邦問起當中因由,兩人俱以事實相告。
劉邦心淒然而憐惜薄姬,當晚召見寵幸她。之後,薄姬即有身孕,生下兒子劉恒。劉恒八歲時被封為代王,從其子到代地就國,是為代王太後。
薄姬和呂雉的關系如何?

呂雉雖然在得到大權之後對於劉邦的兒子和妃子都下來很多毒手,但對於薄姬卻非常公正,因為薄姬為人小心謹慎,更是因為薄姬和她一樣,沒有得到丈夫劉邦應該給予的善待,除瞭人生經歷和身份頭銜略有差距,在被丈夫冷淡這方面,呂雉覺得自己與薄姬多少有點同病相憐。
正因此,薄姬意外地得到瞭呂雉特別的恩遇:薄姬被呂雉送往兒子劉恒的封地,不但讓她母子團圓,更給予她“代王太後”的稱號,使她成為大漢王朝僅次於呂雉的貴婦人。

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呂雉是一個狠毒的女人,然而對於薄姬來說,呂雉卻不啻於是她的恩人。因此能夠與劉邦合葬的始終都是呂雉,薄姬不但沒有在權傾天下之後,將呂雉的棺槨從劉邦陵中遷出,更沒有將自己以“文帝生母”的身份擠進劉邦陵。
她始終認為,呂雉才是丈夫真正的妻子。薄姬陵一如薄姬生前的為人,恪守著自己姬妾的身份,守護在兒子劉恒的身邊,隔河遠望丈夫劉邦和呂雉的合葬陵。
薄姬為何和兒子葬在一起?

薄姬可以說是歷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太後,在韓惠帝和呂雉死後,薄姬的兒子劉恒當上瞭皇帝,史稱漢文帝,作為母親的薄姬幸福無比,因為她的兒子漢文帝劉恒不但是中國歷史上開創瞭“文景之治”盛世的一代明君,而且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孝子,大傢熟知的二十四孝中就有漢文帝。
而薄姬從來沒有當自己是劉邦的配偶,她的心願是永遠和自己的愛子相依為命。死後她被葬在文帝陵的南塬。
文帝說他要永遠背負著母親,死後繼續對這個為瞭他奉獻一生的媽媽盡孝,而薄姬也永遠守護在兒子劉恒的身邊瞭。於是,給劉邦生下瞭漢文帝這樣赫赫有名兒子的薄太後,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葬在瞭今西安東南的霸陵。
薄姬是怎麼死的?

薄姬成為皇太後之後,漢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對母親孝順如初。薄太後曾經生瞭一場重病,時間長達三年之久。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文帝劉恒卻打破瞭這句話。
三年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親,常常衣不解帶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邊,凡是禦醫送來的湯藥,劉恒都要親口嘗過,確認無誤,才會放心給母親喂下。為此,他也成為讓中國人傳頌至今的“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於薄太後離開人世。臨終時,他對於讓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不孝”深為抱憾,反復囑咐妻子竇皇後和兒女們一定要對薄太後盡孝。
為瞭彌補這個缺憾,劉恒要求將自己的陵墓照“頂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漢文帝先她的母親病逝,薄姬感念蒼天無眼,為什麼不讓自己早走哪怕一天?發送完兒子後,薄姬打發開眾人,獨坐床前,久久凝望著大殿的屋簷。
漢景帝即位後兩年,一天,她看見天上的彩雲變成瞭宮殿,五彩斑斕,輝煌燦爛。薄姬指著天上對大傢說:“那才是我的傢,我要回傢瞭。”兩天後,大雨傾盆,霹靂橫空,薄姬安然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