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睿皇後:哭瞎瞭眼跪殘瞭腿,一生無子晚年淒涼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孝莊睿皇後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說起孝莊皇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清朝的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但其實歷史上還有一位孝莊皇後,她就是明英宗的原配皇後——孝莊睿皇後錢氏。與孝莊文皇後不同,錢皇後的一生沒過過多少幸福日子,晚景淒涼。

錢氏的出身並不高,曾祖父是成祖朱棣的忠實部下,父親是都指揮僉事(正三品官職)。公元1442年,錢氏被張太皇太後(誠孝昭皇後)選中,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皇後。錢氏為人賢惠謙遜,甚至拒絕瞭英宗為傢族提高爵位的建議,這也讓英宗對她更為敬重。
皇室娶妻納妾更多的是為瞭開枝散葉,賢惠的錢皇後並沒有阻攔其他後妃的生育,就在後宮中喜訊不斷時,錢皇後卻一直沒有消息。就在英宗還在耐心等待錢皇後喜訊時,意外發生瞭。這就是大傢熟悉的“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英宗禦駕親征,被瓦剌部俘獲。明王朝先是決定用錢財換回英宗,錢皇後拿出自己的所有錢財,不料對方獅子大開口。於是明王朝決定先迎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是為明代宗。面向這樣的局面,錢皇後感覺到無能為力,再加上自己的兄弟也在土木堡之變中喪生,她開始每天每夜地祈求,哭瞎瞭眼,跪慘瞭腿,她都毫不在意,隻為祈禱英宗能回來。
終於,在代宗和朝臣的堅持下,明軍打贏瞭北京保衛戰,迫使瓦剌歸還瞭英宗。當英宗歸來時,迎接自己的不再是那個風姿綽約的妻子,看到錢皇後如今的模樣,他知曉原因後更是百感交集。而另一頭,尷尬也出現瞭,英宗回歸本是好事,可代宗也是眾人名正言順擁立的帝王,所以年僅22歲的英宗成為瞭太上皇。權力這個東西,一旦嘗到瞭甜頭,自然就不想放棄瞭,代宗亦是如此。他生怕英宗的回歸會影響他的帝位,將英宗幽禁在南宮。英宗失去瞭一切,隻有錢皇後還陪著他,她百般寬慰遷就丈夫,同時趕制一些繡品貼補用度。
就這樣夫妻倆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度過瞭七年時間。公元1457年,明代宗病重,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復辟成功,重新登上帝位。照理說,作為原配皇後,錢氏理應位居中宮,但因為之前的病痛殘疾,並且失去瞭生育能力,大臣們反對錢氏成為皇後。可是英宗重情重義,對於這個陪伴自己度過風雨,他堅持立錢氏為後,這讓未能上位成功的太子朱見深生母周皇貴妃懷恨在心。
公元1464年,英宗病重,感覺自己的時日無多瞭,唯一讓他牽掛的就是錢皇後。繼承皇位的朱見深是周皇貴妃的親生子,加上早時為瞭後位一時,周皇貴妃怕是記恨上瞭錢皇後。於是英宗留下遺詔:皇後之位千秋萬載,與朕同葬。
英宗的遺詔在很長一段時間確保瞭錢皇後的地位,但因錢皇後身體一直不太好,尊為太後後,也不太管事,總的來說其實大權基本還是在周太後手裡。直到憲宗偏寵宮女萬氏而冷落吳皇後,錢太後站在吳皇後這邊,導致憲宗對錢太後逐漸疏遠,開始偏幫其自己的生母周太後,這讓錢太後在後宮的生活越發艱難瞭。公元1468年,抑鬱寡歡又身體不好的錢太後病逝。
按照英宗的遺詔,錢皇後是唯一與他合葬的女人,可惜吧,遺詔這東西,端看後人對先人的敬意有幾分瞭,否則搞出其他花樣來,這份遺詔也隻是廢紙罷瞭。此時憲宗的心已經是完全偏向自己的母親瞭,所以自然千方百計不想讓錢氏與英宗合葬。在周太後和憲宗兩人的“琢磨”之下,錢氏所葬之位與英宗錯開足足數丈之遠,且在中途就堵住瞭,這樣一來,嚴格說起來並未與英宗合葬。
而憲宗的兒子朱佑樘繼位後,將自己祖母周太後的牌位移瞭出來,也一度想把錢皇後與英宗之前的機關弄開,隻是因為怕影響國祚而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