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傢思想究竟是什麼樣的 為何有人說它禍害瞭中華呢
還不知道:儒傢思想禍害中華說法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如今有很多人都說儒傢思想禍害中華,其實這件事情其實可以追溯到很早,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有一個思想傢叫做李贄,這位老先生的思想可謂稱之為異端。

很多人可能在上高中的時候才知道此人,他很討厭禮教禮法,認為人都應該拋棄這些,要有童心。他首先否定的就是孔子的神聖地位,認為孔子沒有什麼瞭不起的,反而讓人們在生活當中受到瞭束縛。在他之後,則有黃宗羲,他抨擊君主政制,認為君主乃天下大害,興,百姓苦,亡,亦是百姓苦,而清代的戴震更是提出瞭儒傢是以理殺人。
如果說這些人對儒傢思想的批判隻是一個小小的萌芽,那麼到瞭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時候人們對儒傢的批判才真正達到瞭頂峰,很多青年人都認為儒傢思想束縛瞭中國人的思維,這才是中國落後的根源。

魯豫才先生曾經就說過儒傢是吃人的思想,而後來這套東西也成為瞭20世紀中國人反傳統最重要的依據,讓很多受過新教育的人都從傢鄉跑瞭出來,有反對父母的,也有逃婚的,他們都認為這些是在逃離傢庭的束縛,而傢庭恰恰又是儒傢思想裡最為顯著的體現,因此就導致瞭這樣的局面頻繁發生。
其實百年之後我們再來評價這段歷史,那麼就會發現當時的中國人誤解瞭真正的儒傢思想和傳統習俗之間的差別,不論是人們當時所反對的八股文,還是這些傳統的傢庭制度,其實很多都不是儒傢思想的真正體現。

至於八股文是明清時期才出現的,而儒傢思想裡面對於傢庭制度也不是一味的要求子為父綱,孔子曾經也說過,要是父親在打兒子的時候很輕,那麼就可以忍受一下,如果實在忍不住之時,倒是可以先跑瞭再說。
可見儒傢思想並不是迂腐,其實也是要求人要變通,但是二十世紀的中國人非常激進,沒有對這些內容進行區分,隻看到瞭儒傢思想的不好,而沒有看到對自己有用的。甚至在五四過後的五十年,中國又發生瞭一場批判儒傢的運動,就是要求學者和大眾批判儒傢,正是因為這場運動才讓老百姓覺得儒傢一點不好,是封建主義的衛道士。

歸根結底,二十世紀這些批判儒傢的運動都是有他們各自的目的,而我們現在應該對這些進行反思才對,應該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到事情的本質,大傢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