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入宮就是貴妃,也是乾隆第一個作詩懷念的女人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慧賢皇貴妃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乾隆皇帝這個人有點多情,多情的人對女人都不算差,身為他的女人隻要不犯大錯誤基本上結局都不錯。這也造成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乾隆皇帝是清朝皇貴妃最多的皇帝,他一生一共有5位皇貴妃,因為清朝皇貴妃是有資格與皇帝合葬的,所以這也造成瞭有兩位皇貴妃不得不屈尊葬入妃園寢。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也是皇貴妃,她有幸陪伴乾隆葬入瞭帝陵,這位皇貴妃就是乾隆的慧賢皇貴妃高氏。

《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雖然心腸歹毒,還害的皇後差點流產,但可恨之人必定有可憐之處,她費盡心思的想要取代皇後,不過是為瞭自己那被水匪侮辱而死的母親,因為這事不光彩,高父不願讓高貴妃生母的牌位入宗堂。
而想要讓母親死而瞑目,正大光明的葬在高傢的墓地裡,高貴妃就隻有努力當上皇後這一條路可以走,不過,最終高貴妃卻以悲劇收場。劇中的高貴妃有歷史原型嗎?當然有,她就是前面我們說的乾隆皇帝的慧賢皇貴妃。
歷史上的高貴妃她真的像我們在劇裡看到的那樣囂張跋扈嗎?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從她的謚號之中就能看出。慧賢皇貴妃中的前兩字是她的謚號,在皇宮裡,從謚號和封號往往能看出這個女子的脾氣秉性。

慧賢顯而易見代表著智慧和賢淑的意思,這也就是說高氏除瞭是個很溫柔的人以外還很聰明,和乾隆這樣的高知識分子聊起來也從來沒有露怯過,《延禧攻略》的劇情並不全部都是虛構,有些部分和真實的歷史還是有一定重合的,比如高貴妃受寵的時間段比令妃要早很多。
高氏不像大傢想象的那樣出身豪門,正因為原生傢庭的低微,她在被許給當時還是皇子的弘歷時僅僅做瞭個侍妾,後來她的父親高斌在朝中大放異彩,高氏被提拔升為側福晉。
之後弘歷和高氏的感情逐漸升溫,一直到弘歷登基後二人的甜蜜熱度也沒有減少半分。高氏一入紫禁城即成瞭貴妃,重點是這時她還沒有為皇室生過孩子呢。可惜的是根據記載,高氏自幼便身體羸弱,故而很年輕就逝世瞭。
乾隆為瞭紀念她,便賜瞭慧賢這個謚號給她。“賢”算是一個高度贊譽瞭,從這個字中足以看出高氏對乾隆的特別,宮中不少人都對高氏能得到如此特殊謚號而羨慕嫉妒,包括富察皇後。
富察曾跟乾隆皇帝說,希望將來自己的謚號中也能有一個“賢”字就好瞭,這將是她一生的榮幸,這才有瞭如今我們熟知的孝賢純皇後富察氏。
乾隆曾通過寫詩緬懷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幾個女人,比如富察氏和魏佳氏等,但第一個出現在他挽詩裡的女子其實是高氏。乾隆曾為她作過一首《慧賢皇貴妃挽詩疊舊作春懷詩韻》的時緬懷她。

除瞭謚號比別人要有講究外,高氏的葬禮規格也和其他妃嬪很不一樣,光是超度道場就找瞭兩個地方,而且有整整五百個喇嘛為高氏念經祈福。一般情況下,念五次經就足以,但這些喇嘛居然念瞭一個多星期才被允許休息。
大傢覺得,在乾隆心裡,富察氏和高氏到底誰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