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八百裡加急這麼的趕 為何不用飛鴿傳書呢

古代八百裡加急這麼的趕 為何不用飛鴿傳書呢

時間:2019-07-28 12:37: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800裡加急為何不用飛鴿傳書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我們看一些古裝劇時,經常會看到一旦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發生,就會立馬八百裡加急文件傳入宮中給皇帝看。很多人都會想,八百裡,古代的馬真能跑那麼快嗎?一天沖刺下來別說馬能不能受得瞭,就連人都承受不住。騎馬是很顛簸的一件事,坐在上面沖刺一天,想想都刺激,但是古代卻是有這樣的說法,並且史書上都記載瞭。

唐朝的時候驛站已經十分完善瞭,基本上是每隔20裡就會有一個驛站。就相當於現在的快遞一樣,不過那時候的驛站可是國傢專營的。私人也沒這個實力承包啊。古代的交通和通訊都特別的不便捷,要想傳遞消息隻能是靠書信往來,而交通工具又特別的單一,基本就是馬和船瞭。使用船的話就會有很多的限制,比如水流啊,風向啊等等。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馬的。

在古代驛站傳遞消息分為300裡、400裡、600裡、800裡,一般的話都是300裡的。不然太著急瞭對於馬和人都是一種傷害。當時的驛站制度管的特別嚴,如果傳遞消息的馬受到瞭損傷,那麼驛站的負責人是要受罰的。800裡通常都是用來傳遞一些國傢大事的,都是一些比較著急的事情。比如前方戰報什麼的。

唐朝時驛站已經有瞭將近兩千個。從事驛站的工作人員更是高達兩萬多人。這麼龐大的一個機構都是為瞭消息的傳遞,尤其是在戰爭的時候,驛站的作用就更大瞭。情報對於戰爭來說太重要瞭。

有人會感到疑惑,電視中經常會有飛鴿傳書什麼的,鴿子飛的肯定比馬快啊,使用飛鴿傳書不是要比騎馬傳消息方便快捷的多。在天上飛還不用繞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其實飛鴿傳書就和船隻一樣,局限性太大瞭。鴿子畢竟是動物,真要是什麼緊急的情報,把鴿子放飛瞭之後,就徹底的放飛自我瞭怎麼辦?一旦把情況給耽擱瞭那可是死罪。飛鴿傳書的不穩定因素太多瞭,中間在讓幾個熊孩子給拿彈弓打下來,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可是沒少發生。而且想要讓鴿子準確無誤的飛到目的地得進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培訓。最多隻能是把鴿子培養的隻認一個地。稍微挪挪位置,估計鴿子就得懵逼瞭。

即便是騎馬傳遞消息的時候,尤其是八百裡加急的文件,驛站都會派出好幾個人一塊去傳遞。確保的就是萬無一失,萬一途中被一些不法分子非截下來呢。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