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跟劉據之間的關系怎麼樣?那些不得不說的恩怨情仇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漢武帝和太子劉據不得不說的恩怨情仇,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在我們歷史上,最讓大傢津津樂道的就是漢朝和唐朝瞭,強漢盛唐是現代人時時向往的一個時期。恨不得穿越到大漢,隨著衛青,深入大漠。隨著霍去病封狼居胥,跟著班超追逐西域。回到唐朝,領略萬邦來賀,感受天可汗的威名。兩個朝代典型的代表帝王,漢武帝和唐太宗,更是挺直瞭脊梁,和原本時刻侵擾與看不起漢人的匈奴和突厥狠狠地打瞭幾仗,讓他們知道瞭,漢人也不是刻意隨意欺辱的。
漢武帝從年輕剛剛登基開始,就有一個夢,一個漢朝人的夢。這個夢就是為瞭解決幾十年的每每都要騷擾邊境掠奪財物糧草和女人。讓百姓不得安寧。最終漢武帝朝著這個夢想,集合幾代帝王的積蓄,開始瞭轟轟烈烈的與匈奴的對戰,還好因為開始有衛青和霍去病,實實在在和匈奴的對戰中收獲瞭無數的牛羊財物,在戰爭中嘗到瞭甜頭,可惜好景不長。因為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後面的戰爭和匈奴陷入瞭泥潭,互相誰也奈何不瞭誰,把幾代帝王的積蓄都打光瞭,國內經濟也陷入瞭蕭條境界。雖然漢武帝好大喜功,最後也玩崩瞭。但是匈奴是必須打的,你不打別人,別人天天來搶你錢財,雖然和親有一定作用,但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中原女子終究不能適應的,按我大漢的理念,你可以娶我中原女人,但是要在我打服瞭你之後,做我的小弟再說,終究漢朝後面的皇帝也貫徹這個思想,才能在東漢末期,讓匈奴再也不能成為隱患。
漢武帝在選擇繼承人上,因為早年的子嗣不旺,很早的確立瞭劉據為太子,但是由於漢武帝自身因為戰爭或者巡遊的原因,導致疏忽瞭對太子的培養,雖然找瞭很多好的老師,但是卻忽略瞭太子身邊人對他的影響,導致太子變成一個憂國憂民但是卻不識五谷雜糧的人,天天和一堆讀書人吟詩作樂,把手下的食邑都交給別人打理,以為這樣就能夠治國平天下,還一直想和匈奴和談,讓漢武帝一生的與匈奴對抗的國策無法執行下去,中國最講究的就是傳承,皇帝的政策都被推翻瞭,你就後世別人如何給他定論呢,而且劉據優柔寡斷,好心腸爛好人,手底下人犯瞭錯,他要以德服人,反而給犯錯的人好多財物,要讓他羞愧死,雖然最後那人確實自己上吊瞭。但這也說明瞭劉據無法作為帝王的一點,太過仁慈,皇帝可以有仁慈的一面,但是也要有剛強的一面,大臣們可不是綿羊,而是狐貍和狼之類的集合體。就是他管不瞭大臣,從他準備反抗漢武帝,手下跟隨的人就知道,一群烏合之眾。當然,漢武帝因為最後發現自己錯怪瞭太子,後面思子心切又建立瞭思子宮。其實漢武帝對劉據是寄予瞭無限的厚望的,隻是劉據錯誤的以為劉徹要換瞭他,後面想歪瞭才走上瞭不歸路,都是被一群奸臣設計的陰謀帶到瞭溝裡。雖然最終帝位還是回到瞭劉據那一系,但是劉據這一系的爛好人形象也是遺傳瞭下來,漢宣帝就是劉病已因為從小在市井長大,所以做事果斷。但是劉洵後面的皇帝,漢元帝漢成帝之類的,還是那麼的心軟和優柔寡斷。如果劉弗陵能夠生下龍子,不知道會不會又有所不同。當然霍光太強勢瞭,不管是漢昭帝也好還是漢宣帝也好,在霍光時代都是過得挺難的。
總而言之,漢武帝一直都是愛子心切,想要劉據能夠繼承自己的國策,更好的坐穩江山,從來都沒有想到要真正的換太子。隻能說千古一天活得太久瞭,久到太子都四十多歲瞭還沒辦法繼承皇位,漢武帝也犯瞭大部分人都會犯的錯誤,就是老瞭還沒退位,大部分皇帝老瞭都會昏庸,因為怕死就想長生不老,然後又看著太子身強體強,就有瞭被迫害妄想癥瞭。歷史總是讓人遺憾,讓人回想千年,恨不得過去幫他們解釋各種情感糾葛,但這就是我們的祖先,開創大漢赫赫威名的漢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