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元璋想封他做高官,此人最後做瞭和尚才逃過一劫

朱元璋想封他做高官,此人最後做瞭和尚才逃過一劫

時間:2019-07-29 14:21:5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今天要說的故事,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這位皇帝的某位妃子的哥哥他叫郭德成,在歷史上是位小人物,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但他的兩位兄長卻是當時的侯級爵位,是一起跟著這位乞丐皇帝打江山的人物,但為何郭德成同樣一起打江山,卻如此不顯眼,這要說到其性格,其人生性豁達豪爽為人不羈,平生隻愛喝酒卻淡泊名利。雖有功勞卻不想兩位兄長,為朱元璋出謀獻策,常年在皇帝身邊才顯得平庸無能。

他們一傢子,兄妹幾人早早便跟隨朱元璋打天下,一路風裡來雨裡去,可謂是榮辱與共,大戰小戰上百場,功勞是有目共睹的,待得朱元璋立國,他們都是開國功臣,加官進爵那是不用說的,其中上等的就有六公二十八候,但郭德成一直都是做個驍騎舍人,是個品級勉強算五品的小官。

有一天,朱元璋不知想到什麼,突然召見郭德成,說道:"德成啊,你的功勞不小,我讓你做個大官吧。"

若是一般人聽到這話,肯定是喜大過於驚,連忙先謝瞭恩,心想這次定是加官進爵。可那郭德成想也不想便推辭,說道:“皇上,你要封我個大官啊,謝謝你對我的信任和厚愛,但這事使不得,我人不懂政事,隻懂喝酒,隻會誤事,如何擔當重任呢?”朱元璋聞言後看瞭看他,見他一臉堅決甚合己心,堅定瞭心中,這才作罷,但金銀之物該賞的,都大方賞賜於他,並經常邀請一起去喝酒。

時間一長,郭德成熟瞭門路,又一次受邀請與朱元璋在後花園,一同賞月喝酒,你來我往中郭德成喝的甚急,不久便臉色發紅已有醉意,但卻不管不顧,霎時間酒意上頭,說起酒話。

而朱元璋見其說話不利索,並衣冠不整頗為好笑,於是說道:“德成,看你頭發散亂,說起話來結結巴巴,就是個酒鬼。”

而郭德成喝酒醉事小,衣冠不整也不是事,朱元璋當年還是乞丐呢!但是最不該的是說瞭這句話,那時什麼話呢,他當時隻這樣說的:“皇上,其實我最討厭頭發什麼的,要是剃成光頭的話,那個才叫方便呢。”朱元璋一聽不得瞭,他心想這是什麼意思暗諷我麼?

明知當年朱元璋,因為窮困吃不上飯,是當過和尚的,我最忌諱別人說他和尚光頭之類,但看他樣子不像演戲,但就算酒後失言,這也給朱元璋心中留瞭跟刺,卻又不好立馬整治他,隻好作罷留待日後。

郭德成被人送回去後,倒是倒頭便睡,一睡不起待的第二天午時,醒來就想起昨天說的話,自個兒嚇瞭一跳,知道要壞事瞭,喝頓酒卻闖出彌天大禍。他跟朱元璋多年,對他為人還是有些瞭解的,也許他腦袋沒有別人靈光,時間長瞭反而看出有些,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又或者對有些忠臣來說不願意相信的地方。他知道這事不會就這算瞭,為免日後被皇帝穿小鞋,隻能另想辦法搏一線生機。

冷靜下來後仔細想瞭想,假如自己主動向皇上認錯,卻是舊事重提皇帝身上不光彩的地方,隻會是罪上加罪。可是自己已然鑄成大錯,如果不解釋的話,到時便是百口莫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那種,難逃一死。

後來一想,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當然不是做掉皇帝,而是進瞭寺廟剃瞭頭,穿上袈裟做起瞭和尚,待得那天皇帝邀請,便喝的半醉前去面聖,等朱元璋一看心中的猜忌才全部消解,跟身邊的人說起:“郭德真奇人也,不愛做官卻說自己討厭頭發,我原本以為這是假的”說完,龍顏大悅放聲大笑!

很多隻看到郭

傢三兄弟中,兄長本事被封為侯爵,而郭德成不願做官,整日隻知道喝酒,是個庸人。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在史記上朱元璋天生多疑,新朝剛立功臣太多,有不少功高震主的,都被朱元璋借刀殺人,一起開國的功臣最後活下來的,少之又少郭德成便是其中一位。

歷史記載《智囊全集》載:洪武中,郭德成為驍騎指揮。嘗入禁內,上以黃金二錠置其袖,曰:"第歸勿宣。"德成敬諾。比出官門,納靴,佯醉,脫靴露金,邊批:示不能為密。閽人以聞,上曰:"吾賜也。"或尤之,德成曰:"九閽嚴密如此,藏金而出,非竊耶?且吾妹侍宮闈,吾出入無間,安知上不以相試?"眾乃服 。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