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元璋請功臣吃飯,劉伯溫嚇得面如土色

朱元璋請功臣吃飯,劉伯溫嚇得面如土色

時間:2019-07-29 16:31:5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歷史上是盡人皆知的,這位皇帝的一生都充滿瞭傳奇。從少年時期給地主劉德放牛,到之後上街乞討,再後來進入寺廟做瞭和珅。這樣的經歷恐怕是一般人不會有的。在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都是非常罕見的。

歷史上比朱元璋出身還要低的開國皇帝,隻有石勒一位,他是奴隸出身,比朱元璋的乞丐出身還要低。隻不過石勒建立的是後趙,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因此石勒在歷史上屬於一個“冷門”人物。與朱元璋相比就差很多瞭。

朱元璋在征戰的過程中,擁有很多謀士和武將,假如沒有這些人的輔佐,那麼明朝能不能建立都是一個問題。朱元璋最為有名的謀士就是劉伯溫瞭,其次李善長、胡惟庸都屬於謀士的類型,隻不過與劉伯溫相比要差一點。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先是論功行賞,可是到瞭朱標死後,朱元璋就有瞭擔心的問題。就是這些明朝的開國功臣會將自己的子孫後代殺光。也就是會出現歷史上一個權臣架空皇帝的事情。因為當時朱標的孩子還不大。

此時的朱允炆還是個孩子,為瞭讓孫子順利的繼位,朱元璋發動瞭洪武四大案,受到牽連的人數達到瞭數萬人之多。在這之中,朱元璋更是通過胡惟庸案,將延續瞭上千年的宰相制度廢除瞭。從此之後出現瞭內閣,可是內閣大學士後來就成為瞭“宰相”,隻不過名稱不同瞭而已,但是在權力上沒有什麼區別,這一點恐怕是朱元璋當初想不到的。

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95年的時候,在皇宮中發生瞭一件事。在南京城的皇宮中,朱元璋已經是白發蒼蒼瞭,這時候的他已經步入瞭年老體衰的行列。這一年,朱元璋已經是一個六十八歲的老人瞭,不過此時的他發佈瞭一個重要的東西。

就是《佈皇明祖訓》,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警醒的東西,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告訴子孫後代如何固守江山是很有必要的。後來朱元璋又發佈瞭一道命令,僅僅一句話:“文武大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

這樣的命令很好理解,就是朱元璋廢除瞭一些酷刑,難道朱元璋真的變成瞭活菩薩?這可不是,要知道,洪武四大案發生的時候,無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還是明朝的一些普通官職,幾乎全部受到瞭懲罰,這廢除刑罰可不是朱元璋的性格。

那麼問題來瞭,朱元璋為什麼會突然間廢除瞭這樣的律法呢?這難免讓人匪夷所思。其實朱元璋這樣做,原因不難想象,到瞭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是孤傢寡人瞭,這時候的他,當初追隨他的人,是死的死,殺的殺,此時的明朝開國功臣,隻剩下瞭劉伯溫一人。洪武四年,朱元璋在這時候對明朝的功臣進行瞭一次宴會。

本來沒什麼的宴會,在劉伯溫的眼中,可是危機重重的。洪武四年七月十五中元節,為陣亡將士開壇祭天,之後宴請諸位爵勛大臣。古代的皇傢宴會中,規矩是非常多的,就連喝酒的杯子都是有講究的。皇傢宴會,酒器要用純金式樣。

可問題出現瞭,爵位在身的功臣們,清一色都是瓷器。其餘的朝堂大臣都是金杯,這樣的小事,在劉伯溫看來,可不是一般的。當劉伯溫看到杯底的四個字之後,頓時面如土色,下面寫著:建隆官制。通過這樣的事情,其實就是暗時這些明朝的開國功臣,要效仿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朱元璋這樣做,無疑是想讓這些明朝的開國功臣交出手中的兵權,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君臣相安”的佳話。劉伯溫看出瞭其中的玄妙所在,於是在這之後,劉伯溫向朱元璋先後進行瞭三次辭官。朱元璋象征性的反駁兩次後,放他回瞭老傢,最終的劉伯溫成為瞭明朝開國功臣中,為數不多的,能夠善終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