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單雄信死前,徐茂公為什麼要割自己的肉給他吃?

單雄信死前,徐茂公為什麼要割自己的肉給他吃?

時間:2019-07-30 10:25:5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單雄信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隋朝是一個非常短的朝代,由於隋煬帝楊廣的暴政,在全國各地出現瞭起義,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瓦崗軍瞭,瓦崗軍裡面有很多英雄好漢,其中比較有名的是秦瓊、徐茂公、單雄信、程咬金、翟讓、李密等。隨著瓦崗軍的失敗,這些瓦崗好漢的歸宿有好有懷,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做介紹,單雄信在死前,徐茂公為何割下自己一塊肉給他吃,細說瓦崗好漢歸宿!

翟讓是瓦崗軍的創立者,翟讓早期是隋朝的官員,因為犯瞭人命案子,被迫上瓦崗山做瞭強盜,後來單雄信以、徐茂公、秦瓊、程咬金、李密等來投靠翟讓,瓦崗軍的實力逐漸壯大,瓦崗軍多次打退隋軍的進攻,並且每到一處,都會開倉放糧給貧困百姓,瓦崗軍鼎盛規模的時候,士兵達大瞭二十多人。在瓦崗軍規模壯大以後,翟讓感覺自己不如李密,於是就禪位給瞭李密,而李密雖然有領導能力,但是李密心胸狹窄,李密怕翟讓在奪回瓦崗的領導權,在一次喝酒的時候,把翟讓給殺害瞭。

個人觀點:翟讓是一個光明磊落的漢子,在領導瓦崗軍期間,無論是對待手下的將領還是士兵都是非常好的,同時還經常的救濟當地的百姓,深得民心。後來自覺能力不足,禪位給瞭李密,可惜卻看錯瞭人,被李密給殺害,其結局甚是可惜。

李密的祖上先後在西魏、北周和隋朝任重要官職。李密自幼文武雙全,志向遠大。因為不滿隋朝的暴政,所以跟隨隋將楊玄感反隋,在失敗後,加入瞭瓦崗軍的隊伍。前期為瓦崗軍的勝利做出瞭一些貢獻,翟讓將位置禪位給李密之後,李密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暗殺瞭翟讓,在當上瓦崗軍頭領後貪圖享樂,驕傲自滿,最終導致瞭瓦崗軍的失利。後又投靠瞭唐軍,在投靠唐軍後又心有不甘,於是又背叛瞭唐軍,後來被唐軍所殺。

個人觀點:李密雖然文武全才,但是其德性非常的差,尤其是在當上瓦崗軍首領後,殺掉讓位於自己的翟讓,足以看出其是個十足的小人,後來又貪圖享樂,最終葬送瞭瓦崗軍。最後又因反叛唐軍被殺,可以說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徐茂公的傢裡是非常的富有,但是其父親經常樂善好施,救濟附近的窮人,徐茂公自小熟讀兵書戰策,自小就志向遠大,想成就一番事業,後來認識瞭翟讓以及單雄信等好漢。並且同單雄信參加瞭翟讓領導的瓦崗軍。徐茂公以謀略見長,瓦崗軍的壯大也與徐茂公有直接的聯系。徐茂公後來投靠瞭李淵,為李淵統一天下立下瞭很大的功勞。在唐朝建立以後,其治理天下的能力顯示瞭出來,多次被任命為朝廷要職,後因病去世。

個人觀點:徐茂公文武全才,一生當中出將入相,無論在瓦崗軍中還是在唐朝,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也非常重視兄弟間的感情,徐茂公非常重視兄弟情義,翟讓被李密暗算的時候,徐茂公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被李密手下刺成重傷,由於其威望比較高,所以李密沒有將其殺害。單雄信被唐軍俘虜的時候,徐茂公多次為單雄信求情,但是沒有效果,最後,單雄信在死前,徐茂公割下自己一塊肉給單雄信吃,來表示兄弟之間的情義。

秦瓊和程咬金的命運相類似,他們兩人都是瓦崗軍的重用將領,並且非常的英勇善戰。在瓦崗軍失敗後,兩人共同投靠瞭王世充,由於看不慣王世充的為人,投靠瞭李世民,李世民非常重視和信任他們兩人,他們兩人為大唐南征北戰,攻城拔寨,為大唐立下瞭赫赫戰功。後來支持並且參與瞭玄武門之變,擁立李世民為帝。後兩人都被封為國公。並且都被列入瞭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個人觀點:秦瓊與程咬金都是唐初的名將,他們能夠識別明君,投靠明主,也非常的聰明,在軍事上,兩個人都是傑出的將領,最後也都結局圓滿,這也是很多武將都想得到的結果。可惜很多朝代的開國的武將大多被清洗。

單雄信是徐茂公與翟讓的好友,其也是瓦崗軍早期的將領之一,單雄信為人非常講義氣,其與徐茂公的交情最深,兩個人曾經一起發誓,同生共死,但是由於其與李淵有些私人恩怨,所以在被李淵抓獲後,被李淵處死,徐茂公求情無果。單雄信在死前,徐茂公割下自己一塊肉給單雄信,以表示沒有違背當初同生共死的誓言,單雄信將肉吃下後,昂頭赴死。

個人觀點:作為一名勇武過人的武將,最後被殺甚是可惜,如果能夠跟隨唐軍征討天下,其成就不會在秦瓊等人之下。所以其結局令人惋惜。

個人觀點:小編認為,瓦崗軍的起義動搖瞭隋朝的根據,瓦崗大多數的將領都是十分講義氣的,尤其是單雄信在死前,徐茂公割下自己一塊肉給單雄信吃的這件事情,更加突出瞭瓦崗兄弟之間的情分。後人根據這些事情所編寫出瞭隋唐演義等故事,這些故事也一直被人所傳誦。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