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胤礽死後他的後代怎麼樣瞭 雍正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廢太子胤礽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九龍奪嫡”初啟序幕,康熙就被太子胤礽傷透瞭心。
作為自己的發妻,拼死留下來的唯一子嗣,康熙對胤礽這個兒子可是很寶貴的,自小就將他帶在身邊養,剛滿周歲就把他確立為皇太子。

而胤礽也沒有辜負康熙的教導,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傢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瞭康熙的負擔。
當然,如果到這裡就能結束,康熙和胤礽父子倆,就不會有後面的心傷瞭。
剛開始,胤礽是很安心的做著他的皇太子的,但隨著時間越久,眼看著自己都做瞭三十多年的太子瞭,康熙還是老當益壯,眼瞅著還能再做很多年的皇帝,加上自己的其他兄弟,一個個異軍突起,都顯示瞭不俗的才幹,這不由得讓胤礽開始擔心瞭,自己真的能等到父皇駕崩,自己繼位的那天嗎?

對此,胤礽是不確信的。隨著時間越久,在皇帝與儲君、諸皇子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日益加劇。胤礽越發煩心,行為處事也失去瞭往日的風范。而在康熙眼裡,卻是自己這個兒子越來越不像話,所作所為越來越不符合一國之君的要求。
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巡幸塞外的時候,期間發生瞭幾件事,讓康熙和太子胤礽的矛盾徹底激化瞭。
首先,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瞭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滿。

其次,在這次行程中,剛滿七歲的皇十八子胤祄病死,在康熙為瞭十八阿哥傷心不已的時候,胤礽卻毫無悲傷之態,這讓康熙覺得很韓寒心,覺得他無兄弟情義;
而讓康熙最終決定廢太子的,卻是太子胤礽窺伺康熙的帳營,這讓康熙極為震怒,當場宣佈廢掉太子。到此時,胤礽一直以來害怕的事情,終於變成瞭現實。
但這並不是結局。太子的被廢,讓其他皇子看到瞭希望,眾皇子間蠢蠢欲動,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貫穿瞭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的序幕已經緩緩拉開。康熙感受到瞭眾皇子之間的暗流洶湧,加上三阿哥告發說是大阿哥以用魘術,暗地裡傷害廢皇太子,說正是因為這魘術,廢太子才會神智失常,做出大逆之舉。

於是,康熙決定復立太子胤礽。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復立胤礽為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但是,俗話說得好,有一就有二,有瞭一次的廢棄,在康熙的心裡,太子已經是不適合的人選瞭的。在康熙五十一年,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並且將他幽禁起來。至此,胤礽徹底退出瞭九龍奪嫡的舞臺。
但是,到底是自己從小帶到大的兒子,他是赫舍裡皇後拼死給自己生下的兒子,康熙始終也不忍心真正處置胤礽,雖然剝奪瞭他的儲君之位,卻希望他能平安終老。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危之時,在遺詔立立胤禛為嗣皇帝,弘皙為親王,要胤禛善待廢太子和他的長子弘晳。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雍正登基以後,對和他競爭過皇位的兄弟都實行瞭打擊報復,但是對廢太子胤礽一傢,卻采取的是懷柔政策。

胤礽在雍正二年去世,雍正按照親王的禮儀,厚葬胤礽於黃花山。胤礽死後,還留下十五位妻妾,二十六個子女,活到雍正年間的有十二個子女,活到雍正年間的這些兒女,都得以善終,胤礽的五個女兒全部被封為郡主、縣主,胤礽的兒子全被封為王爵,其中有公爵,也有郡王。
對於胤礽的長子弘皙,雍正也十分優待,這從弘晳上呈的奏折中對雍正的稱呼就可以看出。弘晳不稱雍正帝“叔父”,而直接稱“皇父”。不過,雍正始終是個精明的帝王,該優待的優待,該忌憚的也要忌憚,弘晳雖然地位尊貴,堂堂親王,但是卻沒有被指派重要事務,參與的也多是些禮節性的活動。

如果弘晳安於現狀,未必不能按照康熙所期望的那樣,平安終老。隻是,弘晳心裡始終是不服的。在他心裡始終覺得,如果他爹沒有被廢的話,皇位就該是他的。所以始終不曾放棄野心。乾隆四年,弘晳被乾隆帝以"心懷異志"等罪名,革去爵位,除籍,改名“四十六”幽禁景山。乾隆七年,弘晳去世,享年49歲。乾隆終究是沒能完成康熙的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