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和王後雅魚經歷風雨,復國後雅魚為何要自殺?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雅魚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歷史上沒有雅魚這個名字,你之所以知道雅魚這個名字,是因為電視劇《臥薪嘗膽》和《西施秘史》,在電視劇中,雅魚是勾踐的王後,同時雅魚是一個虛構的名字,隻是來自電視劇。
當然瞭,越王勾踐是有王後的,但歷史上沒有說越王勾踐的王後叫什麼名字,但絕對不是雅魚,因此隻能從電視劇的立場去解答問題。

雅魚原本是產自長江支流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中的一種魚,被電視劇拿來作為越王勾踐的王後,在劇中雅魚王後是一位非常深明大義、能同甘共苦的女人,更是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雅魚王後的自殺與越王勾踐息息相關,想要知道雅魚為什麼自殺,就得瞭解勾踐是個怎麼樣的人?
勾踐是春秋晚期越國國君,是荀子認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更是中國歷史上忍辱負重、先失敗後成功、為成功不擇手段的典范,同時勾踐還是臥薪嘗膽、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開創者。
勾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君主,在他的眼中,權力與成功高於一切,這一切可以包括犧牲自已的榮譽、尊嚴,來換取最終的成功。
歷史上最瞭解勾踐的有三個人,分別是:文種、范蠡、雅魚。這三個人的結局是:文種被勾踐賜死,范蠡逃離越國隱居,雅魚自殺而亡,雖然三個人結局不盡相同,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三個人都遠離瞭勾踐,或被殺,或自殺,或逃離。
為什麼最瞭解勾踐的人,都要逃離勾踐呢?
因為勾踐不是正常人。
用范蠡的話說,就是: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長頸鳥喙的意思就是指長頸尖嘴,比喻越王勾踐奸詐陰險,隻能共同經歷患難,而不能共享快樂和富貴。
所以范蠡逃離隱居,而文種沒有逃,被勾踐找瞭個理由賜死,勾踐對文種說,寡人用你提供的9種方法中3種就滅亡瞭吳國,還有6種方法沒地方用,你去陰間為寡人消滅寡人祖先的敵人去吧!
那麼雅魚王後為什麼要自殺呢?
雅魚王後是一個非常賢惠的女人,不管是身為一個女人,還是身為一個王後,她一生都為瞭勾踐的事業而努力,她不是為自已在活,而是在為勾踐活著。
春秋晚期的吳國與越國一直是世仇,從勾踐的父親越王允常和夫差的父親吳王闔閭時代,兩國就經常互相攻伐,越王允常去世後,勾踐繼位為越王,剛即位,吳王闔閭就率軍殺到。
越國的生活習俗較為吳國落後,與中原的聯系也較少,勾踐對付吳王闔閭的首戰,用的非常殘忍或者說莫名其妙的戰術,勾踐讓一批敢死隊員在陣前排成三排,然後舉劍自殺,吳軍全部看呆瞭,沒見過這種打法的,這時越軍趁勢沖殺,吳軍大敗,吳王闔閭傷重而死。
吳王闔閭去世後,夫差即位為吳王,勵精圖治,一心要為父親報仇,終於在夫椒擊敗越王勾踐,勾踐退守會稽,當勾踐率領全軍在前方作戰時,雅魚王後在宮殿中派出全部的衛隊到前線協助勾踐作戰,整個王宮中隻有雅魚王後一人獨守王宮。
勾踐原本作出如果戰敗的話,就準備殺掉妻子雅魚和自已的子女,與吳國決一死戰,在國傢面前,勾踐的心中沒有個人和傢族的榮辱可言。後來在文種和范蠡的勸說和謀略下,吳王夫差同意勾踐請降的要求,並要求勾踐到吳國為奴。
就這樣,越王勾踐與雅魚王後,還有范蠡就進入吳國為奴,勾踐和雅魚在吳國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在此期間,雅魚王後還被伍子胥逼迫失身於晉國使者,這對勾踐和雅魚來說,是奇恥大辱,而勾踐都忍瞭下來。

由於勾踐表現良好,在吳國為奴兩年後,吳王夫差就入勾踐回國瞭,勾踐回國後,就開始瞭臥薪嘗膽,一心要復仇,他重用文種與范蠡,利用十年時間發展生產和休養生息,趁吳王夫差北上黃池會盟之時,發兵偷襲吳國,大敗吳軍,殺死吳國太子,夫差回軍後,仍被勾踐擊敗,吳國一蹶不振,最終被勾踐滅國。
雅魚王後跟隨勾踐,目睹瞭勾踐的一生所有的大小事,恥辱和榮耀,勝利和失敗,在勾踐成功滅亡吳國,勾踐功成名就,接著范蠡隱退,文種被殺,瞭解勾踐一生恥辱的人隻有雅魚一人而已。

雅魚王後之所以自殺,就是因為她不想再在勾踐面前出現,以引起勾踐的回憶,雅魚王後現在已是勾踐恥辱唯一的回憶,她想以自殺來換取勾踐的人性回歸,讓勾踐有更大的成功。
雅魚王後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女人,懂得犧牲,一生都是為瞭勾踐在活著,從來不是自已,所以她的死也是為瞭勾踐,勾踐這個人因為追求成功,已經泯滅瞭人性,為瞭成功不擇手段,無論是誰擋在他成功的路上,勾踐都會毫不猶豫的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