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人和魏忠賢相比 誰才是忠誰才是奸呢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魏忠賢和東林黨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天啟五年七月二十號,在北鎮撫司的詔獄裡,錦衣衛受魏忠賢指示,秘密處死瞭楊漣。一代諍臣就此消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還要從魏忠賢的出生說起,魏忠賢出生於河北肅寧,自小傢境貧寒。四年後,楊漣出生瞭,與魏忠賢不同的是楊漣的傢境要好得多。22歲時,魏忠賢成瞭傢,但卻在一次賭博中輸光瞭全部傢當。無奈之下,隻得離開傢人,選擇進宮當太監。剛入宮的魏忠賢隻能做些灑掃搬運的粗活,一幹就是十幾年,直到萬歷三十幾年,進瞭東宮(朱常洛)為王才人“辦膳”,才脫離太監底層。

另一邊的楊漣也不好過,靠著擴招才考中瞭秀才。考舉人時差點病死,直到35歲才考中進士。在禮部實習瞭一段時間後,楊漣被外放到江蘇常熟擔任知縣一職,此時顧憲成等人在無錫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已經小有名氣,也是在這段時間,楊漣受到瞭東林書院中“以天下為己任”的風氣的熏陶,所以在此期間楊漣講反貪、治吏、保護百姓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因為楊漣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升為戶科給事中,到京任職瞭。楊漣這邊升職瞭,魏忠賢那邊也沒閑著,就在楊漣考中進士的前兩年,王才人生瞭個兒子朱由校,魏忠賢就負責來照顧這個孩子。

雖然這個孩子是萬歷皇帝的長孫,但他的父親朱常洛並不討萬歷的喜歡,所以朱由校自然也會被一些人所輕視。但是魏忠賢卻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這個孩子。楊漣進京的那一年萬歷已經病入膏肓,為瞭防止有心人篡改遺詔,楊漣暗中請太子朱常洛“力請入侍”。萬歷駕崩後,朱常洛登基,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常洛才登基四天就一病不起,這是楊漣有上瞭三道奏疏:1.立朱由校為太子。2.崔文升用藥無狀。3.反對封鄭貴妃為太後。崔文升是鄭貴妃的人,所以後兩道奏疏可以理解為都是反對鄭貴妃的,所以大傢都以為楊漣此次兇多吉少。

沒想到朱常洛臨終之前將官階隻有七品的楊漣指命為顧命大臣,這樣楊漣很是感動,決定誓死報銷朝廷。朱常洛死後,朱由校即位,這下魏忠賢可算是翻瞭身,升任瞭司禮監秉筆太監。,因為深得朱由校的信任,魏忠賢公然幹預政務,甚至以皇帝代表自居。但楊漣一派的東林黨態度是始終如一的敵視。為此,東林黨人也做出瞭很多努力,但非但沒有扳倒魏忠賢,反而使得朱由校對他們越來越反感,甚至折損瞭好幾個東林主將。

天啟四年,楊漣吹起瞭總攻的號角,列舉瞭24條罪狀其中“擅天子之權”直擊魏忠賢要害,魏忠賢聽聞後跑到朱由校面前哭訴,不久以“無人臣禮”將楊漣革職為民,隨後被魏忠賢誣陷致死,並對東林黨人進行瞭大批清洗,在此後的兩年裡,魏忠賢一手遮天,天啟七年,朱由校駕崩,朱由檢即位,打擊閹黨,魏忠賢被發往鳳陽,在阜城難關的一傢客棧上吊自盡。楊漣之子楊之易、楊之賦為父親向朝廷鳴冤,楊漣的冤案得以平反。

其實對於東林黨人和魏忠賢來說並沒有誰忠誰奸之分,東林黨人的忠是從儒傢道義出發,他們把忠君愛國當做政治原則和道德規范來實現,而魏忠賢是看著天啟長大的老仆人,對主人有一種近乎狗的依戀之情,還有一種祖父對於孫兒的寵溺之情,所以他會為天啟的病重而惶惶,會為瞭就天啟而奮不顧身跳入水中。和東林黨人一樣,他也希望朱明的江山永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