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一直跟著慈禧,他為什麼能聖寵不衰?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李蓮英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清王朝眾多太監中,李蓮英是最成功的太監,他不光讓慈禧分分鐘不能沒有他,而且還破格被升為二品總管太監,最後還得以善終。那麼,他究竟是怎樣討得慈禧太後的歡心的呢?

李蓮英本名李進喜,順天府大城縣人,傢中兄弟四人,他居第二。
在李蓮英很小的時候,傢中發生瞭變故,一傢人被迫做瞭北漂。
不過,李蓮英的父母勤勞肯幹,在京城裡經營皮貨生意。同時老傢還有不少地,所以他傢算是比較富裕的,犯不著當太監,畢竟當太監的人大多都是揭不開鍋的窮苦人傢的出路。
那麼,李蓮英是怎麼走上當太監這份職業的呢?
李蓮英7歲的時候,腿上生瞭瘡,瘡生得很奇怪,就像一張人臉一樣。
李蓮英的父親是個把錢看得很重的人,所以一直拖著沒給李蓮英醫治。
偏偏這天來瞭個牽駱駝的江湖騙子,他看著李蓮英非要給算一卦。算完非說李蓮英命硬,留在傢裡對父母兄弟不利,要想破解的話有兩條路走:一是當和尚,二是做太監。
江湖騙子臨走還贈瞭3副膏藥給李蓮英,讓他貼在腿上管好。
沒想到李蓮英貼完後還真好瞭。
李玉一見,立刻覺得江湖騙子是個大神,所以他帶著李蓮英東訪西訪找到江湖騙子,希望能得到江湖騙子的指點。
江湖騙子收瞭李玉一包銀子,也不含糊,直接告訴他,當太監,走這條路絕對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既然能有這麼大出息,那當然得去嘍,所以李玉把李蓮英凈瞭身送去當太監瞭。

李蓮英先在鄭親王府中做當差的小太監,由於他聰明伶俐有眼力勁,在他13歲時,被鄭親王保送到宮中。
李蓮英初時在奏事處和景仁宮當過差。
咸豐去世後,同治繼承瞭帝位,同治的母親懿貴妃母憑子貴被尊為慈禧太後。
當時,李蓮英還隻是個地位很低的小太監,有次李蓮英聽同鄉沈蘭玉說,現在宮外有種新發髻很好看,慈禧想梳,但由於這種發髻難梳,梳頭太監們沒有一個梳得能使她滿意。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蓮英想辦法出瞭宮,下功夫學會瞭梳頭後,才讓沈蘭玉把他推薦給瞭慈禧。慈禧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他展示一番,沒想到他梳得特別合心,從此李蓮英就跟著慈禧瞭。
李蓮英梳頭小心仔細,且他還很會說段子逗慈禧高興,久而久之,給慈禧梳頭這事就再也沒有換過別人瞭。
除瞭會梳頭,李蓮英還很會取悅慈禧。
有次李蓮英陪慈禧在頤和園中放生。
當慈禧把魚和鳥放生後不久,這些魚和鳥又紛紛回來瞭,李蓮英馬上恭敬地對慈禧說:“老爺就是觀世音菩薩轉世,這些魚和鳥看是您,都舍不得離開您呢!”
其實這些魚和鳥在李蓮英的安排下,早就餓瞭好幾天,放生這天,他特意在籠中放瞭食物,所以那些魚和鳥又被食物引瞭回來。
不過,經過李蓮英這樣一說,慈禧高興之極,賞瞭他不少好東西。

一方面,李蓮英把慈禧的好惡、性格等都揣摩的一清二楚,再加上他細致周到,又很會給慈禧解悶,所以慈禧非常喜歡他。
另一方面,他又以安德海的事情為教訓,絕不恃寵而驕,處事為人處處低調和氣。哪怕是宮女太監們犯錯,他也盡可能地幫他們解圍。所以不管是前朝大臣,還是後宮上下,都對他贊賞有加。
光緒帝被囚在瀛臺後,慈禧經常給他吃的都是些餿飯剩菜。李蓮英數次以探望的名義,將新鮮的水果藏在衣袖中,給光緒送去。
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後,慈禧帶著光緒逃到西安。
待李鴻章和洋人簽下《辛醜條約》後,慈禧這才起駕回鑾。
當一行人走到保定時,天氣寒冷,李蓮英在侍候慈禧睡下後,發現光緒還在房中枯坐,一問才知居然沒人給他被褥。
李蓮英可憐光緒的遭遇,當下跪著痛哭,並連說:“奴才們真是罪該萬死。”說完便把自己的被褥抱給瞭光緒,而他自己卻幹坐瞭一夜。
待回到宮中後,光緒還和人感嘆:“若不是李安答,恐怕現在我已經不能站在這裡瞭。”
由於李蓮英一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再加上他又很會討慈禧歡心,不恃寵而驕,更不會仗著慈禧的恩寵為難別人,會做人又會做事,更不給慈禧惹事,這能不讓慈禧寵愛他嗎?
所以,李蓮英的官職一升再升,很快就升到清朝祖制規定的“四品”極限瞭。盡管李蓮英聲望和地位已經非常顯赫瞭,但慈禧還是不滿意,最後索性破格,在他46歲時,又賞他二品頂戴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