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真實的陵墓都有什麼樣的機關和陷阱呢 防盜措施都有哪些

真實的陵墓都有什麼樣的機關和陷阱呢 防盜措施都有哪些

時間:2019-08-02 10:04: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古代陵墓都有什麼機關陷阱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上世紀以前,處在蒙昧階段的古人將身後事看得極重,因為不懂所以相信復活的君王們發明瞭金縷玉衣等造型精致華美奢侈的陪葬品長伴己身。除此外,還有野蠻而殘酷的人殉制一度是妃子們的噩夢。

從先秦以前,到曹操倡導薄葬的這段時間內,信仰神異志文化的達官顯貴們希望死後的哀榮或得到神明的赦免,或得到神明的褒獎。於是金縷玉衣、人殉等圖財害命的殉葬方式應運而生。

雖然在武王筆下,也闡述瞭死亡北非人生終結,而是過度門檻的悖論,但認為生命的厚度不應由器皿衡量的他毅然決然廢黜瞭厚葬建議。

他認為葬禮是莊重且嚴肅的一件事,為表達對死者的尊重,摸金校尉盜寶之後不得踐踏屍體亦不得毀棄陵墓。並且為防止後世再有盜墓事件發生,以身作則嚴明瞭薄葬制。

盡管漢末到魏晉的大墓,厚葬之人逐漸消弭,但魏晉之後新一輪的殉葬又開始瞭。而且為防覬覦寶貝的盜墓賊進入墓室做瞭許多防盜措施。

據考古專傢考證,目前已知的防盜措施大致有這麼幾類。

1,水銀。水銀是一種有毒的揮發性液體,也就是人常說化學元素汞。傳說中在秦陵地宮中汞的存儲量足以匯成江河湖海等象形藝術品。科學傢通過遙感物探檢測水銀量高逾百噸。

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貿然發掘地宮受災的不僅是考古隊員還有驪山居民。因此,發掘項目擱置至今,仍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百噸水銀誰也沒得奈何。

2,細沙加積石。郭莊古墓就用的此法,細沙流向行大不易被深挖,這邊挖瞭那邊又填滿。及時挖瞭盜洞也不安全,如果洞中有一處細沙泄露,人會長眠細沙中窒息而死。

除瞭流動性會導致意外的發生,因細沙間的密度大,一旦一處有瞭松動極容易造成周圍的坍塌。因此,考古隊遇上這種古墓也頭疼的慌。還有些大墓會在細沙內放置積石,兩者並用細沙一流動,積石也隨之滾動會砸傷到人。

3,自來石。墓室設計者為從內部封死大墓,會在門內杵一塊巨石,頂住入口。自來石也叫頂門棍,棍子底部有鐵水澆灌好的凹槽,除非炸門或使用拐釘鑰匙,不然千斤重的石門推不開。

在定陵地宮中就有此物,地宮墓室大門之後有一凹槽,長方體石板就在其上,一旦角度合適關門瞬間,斜插進縫隙的石柱會卡死大門。

4,弓弩暗器,距今遠超百年的暗器如今依然失效,但在屬於它們的年代無疑是盜墓賊的大殺器。其實,也是嚇唬人用的,畢竟懂行的盜墓賊門清,過瞭百年的暗器生瞭銹沒用。

5,疑塚。比如武王的七十二疑塚在1000年間一直是一個謎,除瞭武王外,包公等人的墓也是以疑塚形式入葬的。

關於大墓的防盜措施就說到這兒,其實,如今的疑塚,以成吉思汗的大墓最為神秘,據說不在境內而在歐洲。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