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藏》到底是什麼?《歸藏》真的存在嗎?
《歸藏》到底是什麼?《歸藏》真的存在嗎?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歸藏》可以說是一本傳說中的書籍,是在遠古時代被創作。據說是天皇氏或軒轅氏所作,但也有人認為《歸藏》就是商朝的《易經》,隻不過在魏晉以後便失傳瞭。那《歸藏》中究竟記載瞭哪些內容呢?秦書中有《歸藏》的精簡版,內容多為一些神話故事,但也不能當做是正史來看。下面就為大傢介紹下傳中的《歸藏》到底是什麼,大傢要是感興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

《易經》是闡述天地人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典籍,主要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但現存於世的隻有《周易》。1993年3月,文物專傢在清理湖北陵江荊州鎮邱北村王傢臺15號秦墓時,意外發現失傳瞭幾千年的奇書《歸藏》,這部奇書中究竟寫瞭什麼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93年3月,陵江荊州鎮邱北村的村民準備挖魚池,而魚池的地址選在村東方的小土崗。在開始動工的過程中,村民卻發現一件怪事,隨著魚池逐漸成形,他們竟發現一些陶器碎片。村長得知消息後,懷疑該地有古墓,便將消息報告給當地的文物研究所。
文物專傢接到消息,立即帶著專業的工具趕到現場。經過專業的探測後,專傢確定該地確實存在古墓,為保護墓中的文物,他們請示上級,決定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

在清理的過程中,專傢出土大量的陶器、木器、簡牘和占卜等相關用具。因館內積水比較嚴重,竹簡被保存的並不完好,上面的文字也有些模糊不清。
專傢們為做進一步研究,將竹簡運回研究所,經過系統的整理,共出土竹簡813枚。墓主的身份無法鑒定,但古墓始建於秦朝,正因如此,竹簡絕對具有研究價值。
專傢進一步研究時,竹簡的內容有《效律》、《政事之常》、《災異占》、《曰書》等。而最讓專傢感到驚奇的是竟發現瞭398枚《歸藏》簡,約四千餘字,這與《新論正經》記載的:“《歸藏》四千三百言”完全一致。這部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歸藏》,重現天日的消息傳出後,轟動整個學術界。那麼,這本書究竟記錄著什麼內容呢?

一、內容記載范圍廣
《歸藏》記載很多神話故事、三代傳聞、歷史故事,比如黃帝與炎帝大戰、恒我竊不死亡之藥以奔月、武王卜伐殷等等。從內容上看,《歸藏》為我們訂正其他傳世典籍、梳理某些故事發展提供很多重要資料。

二、與易經比較,整體區別較大
王傢臺秦墓中出土的《歸藏》是一部筮占書籍。專傢在翻譯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卦名和《周易》相同或相近,但從卜算的結果上看,兩者卻存在較大的差異,卦象相同結果卻完全相反。在起卦的過程中,他們的卜占動機、目的都存在較大差異,正因如此,才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

三、時間更早
從兩本書的內容上看,《歸藏》的成書時間要早於《周易》。兩者對比後,《周易》會顯得更加高級,更加實用,更加有深度。 但秦墓中發現的《歸藏》,卻為後人研究秦朝時期的占算之書,提供重最直接的資料,還原最初的卜占方式。
目前,王傢臺出土的秦簡還處於正在研究階段,全部的資料還尚未公開。通過對《歸藏》進行簡單的瞭解後,你是否對其產生好奇,相信在文物專傢的不斷努力下,我們終究能破解《歸藏》中的奧秘,重新梳理歷史,填補華夏文化遺留下來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