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耿弇是怎麼滅掉張步的?跟劉秀有什麼關系

耿弇是怎麼滅掉張步的?跟劉秀有什麼關系

時間:2019-08-03 08:46:0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耿弇滅張步,光武帝劉秀用人的秘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是一幅歷史名聯,傳播度很廣,能順暢背出這幅對聯的人不在少數。“有志者事竟成”這個詞也是經常被人用來鼓勵別人、激烈自我。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六個字背後,還有一個典故。

《後漢書·耿弇傳》記載,光武帝劉秀稱贊耿弇說:“將軍(耿弇)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光武帝這句話背後,又牽涉到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故事發生在公元29年。那一年,漢光武帝劉秀已經消滅瞭北方的彭寵,討滅瞭南方的劉永等人,天下統一的曙光已經顯現,而占據齊地的張步,是劉秀勢必要消滅的割據勢力。

到底派遣何人前去討伐張步呢?劉秀腦海中想到瞭一人,此人名叫耿弇。在劉秀平定河北的過程中立下大功,智勇雙全,乃是難得的名將之姿。但是,劉秀可以派遣給耿弇的兵力著實不多,而張步可是有幾十萬(號稱)大軍啊!他能否成功呢?劉秀心中也沒有底。

耿弇得到皇帝的命令後,沒有惶恐,沒有猶豫,他稟報劉秀:兵力不夠,無妨!我可以收納之前戰爭投降我軍的降兵。

兵力還是不夠,也無妨,我的智慧足以彌補我和張步兵力上的差距。

就這樣,自信的耿弇帶著他的軍隊開赴齊地。

耿弇深知先易後難的道理,他需要積攢力量,因此先進攻小城祝阿,為瞭保存兵力,他使用瞭一個妙計,他在圍城時隻在三面圍堵,而放城中敵人從最後一面離開,他早就看準瞭他們一定會逃向鐘城,果然敗兵告訴鐘城人,耿弇來啦!他太厲害瞭,我們很快就敗瞭,你們怎麼守得住?很可能耿弇的細作也混入其中,因此鐘城人心態崩瞭,竟然棄城而逃,耿弇兵不血刃,又下一城。

此後耿弇又用瞭細作戰術,故意散佈他三天後要攻打巨裡的消息,求勝心切的費邑帶著三萬大軍前來援助守將也就是他的弟弟費敢,沒想到的是,他見到的是以逸待勞並且已經占據瞭高地的耿弇軍。

這一戰殺得血流成河,費邑的人頭都成瞭耿弇的戰利品,當城裡的人看到費邑人頭的時候,都慫瞭,他們在老大費敢的帶領下,又一次開溜瞭,耿弇再一次輕松獲取一城,接著追亡逐北,將整個濟南郡都平定瞭。

這回張步不淡定瞭,他讓親弟弟張藍重兵把守西安城(不是陜西西安),其餘小弟湊出一些雜兵守臨淄,他自己則在劇縣等消息。這一次耿弇表示自己馬上要來打西安,張藍聽瞭,立馬做好守城準備,心想,耿弇是不是傻?軍事機密竟然被我知道瞭。

事實證明,真正愚蠢的是張藍,當耿弇一舉攻破雜兵防守的臨淄時,張藍才知道,竟然是假消息!張藍頓時心態崩瞭,竟然棄城而逃,看來張步手下的抵抗意志極不堅定,不斷逃跑,也讓耿弇掃清瞭所有障礙,直面大boss張步。

張步的心態卻好得出奇,到瞭這時候,他的手下都連戰連敗的,他還覺得耿弇兵少,不是他的對手。很快,他會為自己的輕敵付出代價。意氣風發的張步帶著號稱二十萬的大軍趕到瞭臨淄,耿弇好像畏懼瞭,他撤瞭,逃到瞭小城中。

張步哈哈大笑,引兵進攻,耿弇像個縮頭烏龜一樣,看著自己的部下被攻擊,張步覺得很美好,很快他就可以消滅耿弇,恢復失地,帝王霸業就在眼前!直到,一支精兵突然殺出,滿天煙塵下,他看到的是帶領突騎兵的耿弇!

原來耿弇根本不是畏懼,而是故意示弱,此時他在戰事最激烈的時候出現瞭,他沖鋒在前,帶領著部下取得勝利,張步敗瞭。戰後,耿弇對著軍醫說:“幫我處理一下傷口吧。”耿弇哪裡受傷瞭?左右都很莫名,原來在戰事正酣的時候,飛箭射中瞭他的大腿,他沒有吭聲,而是砍斷瞭箭尾,一直奮戰到最後。眾人肅然起敬,面對張步,他們開始瞭最後一戰,這一戰殺得昏天黑地,八九十裡死屍相藉,耿弇勝瞭,他用實際行動告訴瞭劉秀,您沒信錯我!

劉秀大為感動,他瞭解瞭齊地的戰事,感慨道,我以前還不相信耿弇能夠成就這番功業,今天我終於信瞭,世上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耿弇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瞭這句格言,也給後世留下瞭這句用以自勉的名言。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