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路博德有多厲害?堪比衛霍

路博德有多厲害?堪比衛霍

時間:2019-08-03 08:51: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楊仆、路博德立下瞭萬世功勛,他們堪比衛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一日將軍通戰棹,何曾五嶺限中華。 ——林概,北宋史學傢衛青收復瞭河南之地,即八百裡河套平原。

霍去病攻略瞭河西之地,即兩千裡河西走廊。

國之雙璧,衛青、霍去病是也。

但是,還有兩位武帝朝的將軍,其功勛不亞於衛霍。

一個是樓船將軍楊仆、一個是伏波將軍路博德。

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拓展瞭武帝朝的漢傢天下。

但是,還有一戰足與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匹敵,甚至不讓漠北之戰。

這就是漢平南越之戰。

河南之戰,築瞭朔方郡。

河西之戰,建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

而平南越之戰,竟增設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個郡。

樓船將軍楊仆,伏波將軍路博德,雖然不是漢武帝的外戚將軍,但他們也是歷史英雄。

平南越之戰,雖然不及漢匈征戰那麼波瀾壯闊,但此戰值得記住。

1.平南越之戰是怎麼打起來的

平南越之戰的緣起,當真是故事曲折、人物眾多,但講起來不復雜,可以簡單歸納為四個關鍵詞。

南越國

南越國的歷史很復雜,但可以認為是歷史遺留問題。

南越疆土,秦皇嬴政所開;南越之國,秦將趙佗所建。

大漢建國後,南越國便和平統一瞭,成為一個異姓諸侯國。

但這個諸侯國要比中原諸侯國的權力更大、治理更放任,原因很簡單,天高皇帝遠。

然南越其居國竊如故號名,其使天子,稱王朝命如諸侯。就是說南越國對漢稱王,在內仍稱皇帝。這可是中原諸侯國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情。

同時,南越國的各級官吏,都是自己任命,跟中央朝廷沒半毛錢關系。

所以,南越國,儼然就是漢帝國之外的獨立朝廷。

王太後樛氏

到瞭南越文王時期,南越國入太子趙嬰齊為長安宿衛,實際上就是向漢武帝表忠心、以太子為質。

太子趙嬰齊在長安宿衛武帝之時,發生瞭一段情緣,娶邯鄲樛氏女子為妻,並生下一子,取名趙興。

後來,趙嬰齊做瞭南越王,立樛氏為後、立樛氏子趙興為太子。

南越明王趙嬰齊

趙嬰齊英年早逝,趙興繼南越王、樛氏稱王太後。

這個樛氏也是一個風流女子。

在嫁給南越太子趙嬰齊之前,就曾經與與霸陵人安國少季有過一段情史。

也就是,樛氏曾經有一前男友。

但畢竟婚姻和愛情總不能順理成章,於是有情人未成眷屬,樛氏女嫁與“王二代”。

然而,雖然相隔萬裡,但二人情愫仍在,這就伏筆瞭另外一個關鍵詞。

前男友漢使

漢武帝曾讓南越王趙嬰齊入朝、讓南越國比附內諸侯,說白瞭就是要加強對南越國的控制,有可能就是先諸侯、後郡縣。

但趙嬰齊就是不來,因為當南越王要比內諸侯自由太多瞭,可以不稱皇帝,但跟皇帝差不多。

趙嬰齊不來,武帝也沒轍,當時正在跟匈奴打仗,也沒空搭理南越國。

而趙嬰齊死瞭,年幼的趙興繼為南越王、邯鄲女子樛氏成為王太後,這就為插手南越國提供瞭機會。

王太後樛氏

於是,漢武帝派王太後樛氏的前男友安國少季前往南越國出使,要南越王入朝拜見天子。

安國少季,也是不負眾望,到瞭南越國便與王太後樛氏幹柴烈火、再續情緣。

有前男友的出使、有漢皇帝的盛情,還有中原故土的情愫,樛氏當然也就同意入朝拜見天子瞭,甚至讓南越國比附內諸侯,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

南越國相呂嘉

樛氏可以同意,但南越國卻不同意。

因為這裡也有一股勢力,南越國有一悍相。

南越丞相呂嘉在土著越人中極有影響,趙氏一族能夠王南越,呂嘉的作用很重要。

南越丞相呂嘉

秦將趙佗,這位首任南越王是相當有手腕的。

一個邯鄲人,不僅占瞭南越地、當瞭南越王,而且還讓本地越人對他服服帖帖,趙佗絕對是權力遊戲的高手。

而趙佗所憑借手段的就是拉攏呂嘉,我當皇帝、你當丞相,而且結為姻親、共享南越國。

所以,南越王入不入朝、南越國歸不歸附,呂嘉的意見很重要。

但是,呂嘉不同意。

不同意就得較量,先政治較量、再戰爭較量。

為瞭加強王太後樛氏的力量,漢武帝派使者韓千秋入南越國、直接插手南越國政。

漢武帝

同時,韓千秋也不是一個人去的南越國,王太後樛氏的弟弟樛樂帶瞭兩千兵也一起跟瞭過來。

天子遣千秋與王太後弟樛樂將二千人往,入越境,呂嘉等乃遂反。先是前男友漢使,再是壯士韓千秋,甚至還帶瞭兩千漢戰士,呂嘉按捺不住瞭,於是立即政變、馬上開打。

南越王趙興、王太後樛氏、前男友安國少季,以及韓千秋,他們都不是呂嘉的對手。

一場流血的宮廷政變,呂嘉就把這些人的腦袋給砍瞭。

政變之後,呂嘉當即擁立趙嬰齊的長子趙建德為南越王,南越國繼續割據。

而漢武帝平南越之戰,便就此拉開瞭序幕。

2.平南越之戰是怎麼打的

漢武帝絕對是個殺伐果斷的人主,要打就打大陣仗。

今呂嘉、建德等反,自立晏如,令罪人及江淮以南樓船十萬師往討之。五路大軍

伏波將軍路博德,出桂陽、走湟水。

樓船將軍楊仆,出豫章、走湞水。

戈船將軍嚴為,出零陵,走離水。

下瀨將軍田甲,出零陵,入蒼梧。

馳義侯何遺,發巴蜀、夜郎兵,下牂柯江。

這還不算完,東越王馀善舉兵八千,從海上出擊南越國。

諸路大軍的戰略目標就是南越國都番禺,即今天的廣州市。

雖然是五路出擊,但真正起作用的就是楊仆和路博德兩路漢軍。

而馳義侯何遺所發的巴蜀和夜郎兵,不僅沒發成,反而把西南夷人給逼反瞭,內亂未除、再添內亂。

看來,要打仗還得靠自己人。

樓船先鋒

漢武帝元鼎五年,及公元前112年,楊仆從豫章起兵,即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舟行贛江、車越庾嶺,再由庾嶺直入南越國。

楊仆雖曰樓船將軍,但真正的較量還是步兵為主,原因就是漢軍要攻城略地,而不是搶占什麼制水權。而所謂“下湞水”,僅是運兵、運糧、運器械為主。

公元前112年冬,五路大軍的楊仆一路,率先抵達南越國,成為漢軍先鋒。

楊仆雕像

所謂先鋒就是要遇山開路、遇水搭橋,而直白點兒說就是把難啃的骨頭全啃掉、把難打的敵人全打掉,讓全軍的攻勢凌厲起來,這樣才能牢牢控制戰場主動權。

樓船先鋒,不負眾望,一入南越地,便直下尋峽。尋峽,即今天的廣東省清遠市東,位於贛越交界,相當於南越國的邊關重地。

尋峽戰後,樓船先鋒繼續進兵,再下石門、逼近番禺。石門要地,儲存瞭南越國的戰船和糧食。所以,楊仆的先鋒漢軍基本上解決瞭南越國都的外圍陣線。

至此,平南越之戰已經打完瞭百分之九十,就差攻占南越國都番禺。

文明代差

元鼎五年,漢武帝下詔征伐南越。而當年冬天,漢軍先鋒楊仆一路,就兵抵南越國都番禺城下,而且還繳獲瞭南越國的物資儲備。

攻伐南越,為什麼這麼好打?

北人擅馬、南人擅水,平南越之戰,南越人不僅占瞭地利,而且也占瞭天時。

即便用的全是江淮漢軍,本土優勢的南越兵也不會如此不堪一擊吧?

原因就是文明代差。

在冷兵器時代,器物文明有代差,但反映在軍事上,差距不太大,因為形成不瞭碾壓優勢,漢軍強弓硬弩、越人也用弓弩,雖然不強不硬,卻可以靠技藝和戰心。

但是,政治文化文明卻可以形成碾壓優勢的代差。所以,秦伐楚,國土面積雖匹敵,但制度優勢卻碾壓。南越國也一樣,它還不是一個國傢,它是一盤散沙。

南越國有軍隊系統、有官吏系統、有財稅系統,但這些國傢系統與漢帝國相比,不是一個量級。對地方的控制、對越人的凝聚,南越國就更是相差甚遠。

蒼梧王趙光與粵王同姓,聞漢兵至,降,為隨桃侯。及粵揭陽令史定降漢,為安道侯。粵將畢取以軍降,為膫侯。粵桂林監居翁諭告甌駱四十餘萬口降,為湘城侯。丞相呂嘉和南越王死命抗漢的時候,這些人不來勤王。

而國都番禺被破,這些地方豪強大吏是怎麼做的?

南越諸侯蒼梧王趙光,重要郡縣桂林和揭陽,帶兵將領畢取,他們全都投降。

而其原因就是南越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國傢形態,所以對外出擊、劫掠錢財,可以人人爭先;而抵禦外敵、固守疆土,隻能力不從心。

番禺“放水”

正是這種文明代差,漢軍一至,南越國便分崩離析。

所以,先鋒楊仆才可以所向披靡。

正是因為背抵大海,南越政權,才不能效仿匈奴、鳥獸聚散。

所以,丞相呂嘉隻能固守番禺。

雖然種種有利,但是楊仆並沒有搶功拿下番禺城,他要等。

而等的這個人就是老將路博德。

路博德走的有點兒慢,但這個人很重要,拿下番禺城,他必須得來。

伏波將軍將罪人,道遠,會期後,與樓船會乃有千餘人,遂俱進。

伏波將軍路博德

伏波將軍路博德一到,番禺之戰馬上開打。

樓船將軍楊仆,番禺城前列陣,位於東南面,他的任務就是殺人放火。

會暮,樓船攻敗越人,縱火燒城。伏波將軍路博德,番禺城後紮營,位於西北面,他的任務卻是招降賜印。

伏波乃為營,遣使者招降者,賜印,復縱令相招。楊仆、路博德,兩路人馬,如果前後夾擊、四面圍攻,南越人勢必背水一戰、死地求生。

所以,這麼做就隻能有兩個結果:一是慘勝,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二是慘敗,困兵於堅城之下。

番禺之戰,隻要是打敗瞭,之前投降歸附的勢必重新反叛、之後更無法快速平息南越地,平南越之戰就會成為持久戰,這是漢帝國所承受不瞭的。

所以,楊仆和路博德以兵勢制造瞭一泓“活水”。殺人放火的楊仆漢軍,給南越軍制造瞭強大的壓力,他們要麼戰死、要麼逃跑。招降賜印的路博德,為南越軍制造瞭“活命當官”的出路,他們得趕緊來受封受印。

僅是一夜之間,南越國都番禺便是一座空城,隻剩丞相呂嘉和南越王趙建德等一眾“死忠粉”。

打是打不過瞭、守也守不住瞭,雖然沒有匈奴草原,但南越卻有遼闊大海。於是,呂嘉和趙建德便乘船出海而逃。

但是,逃也逃不掉瞭,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國人競出賣。

伏波又因問所得降者貴人,以知呂嘉所之,遣人追之。投降的南越重臣貴族,知道呂嘉往哪跑、也知道怎麼跑,所以路博德派出一支小分隊便生擒瞭呂嘉和趙建德。

漢武帝平南越之戰,就此結束。

3.平南越之戰讓漢武帝君臨南海

平南越之戰後,漢武帝在南越設置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個郡。

自此之後,南中國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的正式管轄。

河套之地、河西之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成為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反復拉鋸的角逐場。

但南越之地,一直很穩固,這片開拓之地,不僅接納瞭大量的中原移民,而且是中原王朝的戰略縱深。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命樓船將軍楊仆出海,攻略海南島,並設置瞭儋耳、珠崖兩郡,與之前的七個郡同屬交州刺史部。

帝國政權便正式統轄南中國,漢武帝君臨南海。

平南越之戰,極大地拓展瞭中原王朝的控制勢力,擴展瞭華夏文明圈的波及范圍。這是一個大功績。

而其中有三個人的作用極大。

一個是漢武帝,他是出兵南越的戰略決策者。

一個是樓船將軍楊仆,他是南越之戰的戰術實施者。

一個是伏波將軍路博德,他的功績在於德名揚於南越。

漢武帝對征戰南越是蓄謀已久的。

公元前135年,即武帝建元六年,閩越國犯境南越,南越求援。漢武帝便派大行王恢和大農韓安國征討閩越。

後來,閩越國人殺其王郢、並獻首於大行王恢,所以征討閩越之戰沒打起來。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行王恢派番陽令唐蒙踏勘瞭南越形勢,唐蒙向漢武帝上書:

南越王黃屋左纛,地東西萬餘裡,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也。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竊聞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餘萬,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誠以漢之彊,巴蜀之饒,通夜郎道,為置吏,易甚。

唐蒙出使夜郎國

後來,漢武帝派唐蒙和司馬相如死命地經營西南夷,又是開路、又是置郡,不知花瞭多少錢、死瞭多少人。其目的為何?

五路出擊南越國的第五路便是:馳義侯何遺,發巴蜀、夜郎兵,下牂柯江。

這與當年番陽令唐蒙的策劃,如出一轍。

但是,事與願違。

漢武帝本想用上牂柯江這路奇兵,但是西南夷沒經營好,這跟公孫弘等重臣的極力反對有很大關系,所以事到臨頭,這路奇兵沒發揮作用。

但是,沒關系,北征匈奴的漢帝國已經是淬瞭火的鋼,它的武力足以收拾南越。

所以,五路大軍,僅先鋒楊仆一路便收拾瞭南越國百分之九十的抵抗,而路博德一出場,便威德齊下、收復瞭南越國。

樓船將軍楊仆,被司馬遷打瞭一個酷吏的標簽。

所以,他的名聲不太好,但南越之戰,卻足以彪炳史冊。

實事求是的講,楊仆堪與衛青、霍去病齊名。

詩人杜甫作詩:

衛青開幕府,楊仆將樓船;漢節梅花外,春城海水邊。足見,後來的有識之士,並沒有忘記樓船將軍楊仆的蓋世武功。

然而,司馬公的標簽也不是白打的,楊仆為人確實比較狠辣,狠辣之人可以武力攻伐,但統禦治理便隻能稍遜風騷。

漢武帝曾經下旨斥責楊仆有“五過”,其中之一便是:

捕降者以為虜,掘死人以為獲。為瞭能夠首虜立功,樓船將軍楊仆的作為當真不夠君子:投降的會被當成俘虜請賞,挖出的死人會被剁下腦袋領功。

若是手無寸鐵的南越人,遭遇樓船將軍,該是怎樣的待遇?

估計得被楊仆將軍先砍瞭腦袋再說。

還好,楊仆打完平南越之戰,便被武帝派去參加平閩越之戰。

所以,光靠唱黑臉的狠辣將軍楊仆是不夠的,還得有唱紅臉的老將路博德。

伏波將軍路博德定有瞭南越大地。

南越之戰,路博德行動是招降賜印,而賜印的南越兵吏,自然歸路博德節制,所以路博德治嶺南越地,便是順理成章。

在南越,路博德可謂名傳瞭千古,溢美之詞甚多。

比如“兵不血刃而定全粵”、比如“飲馬情耳,焚舟瓊山”。

同時,嶺南地區還有路博德的兩處祠堂,分別是廣州陽山縣漢伏波將軍路博德祠、瓊州伏波將軍邳離侯路博德祠。

有資料說,路博德在嶺南開辟瞭演練場、辦起過學堂,傳授瞭中原文化。

至於是否如此,《史記》、《漢書》所述簡略,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伏波將軍路博德定南越是以德為主、以武為輔,而且有過經營南越的動作。

儋州市政務網的評價是:路博德將軍是中央政權第一個派往海南、儋州的官員,也是把海南儋州納入中央政府的開拓者,其功德是不可估量的。

足見,漢武帝定方略、楊仆敢先鋒,而路博德最終定有瞭南越之地。

所以,漢武帝劉徹、樓船將軍楊仆、伏波將軍路博德,他們的武功文治足以彪炳史冊。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