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日本人為何崇拜“蘭陵王”?一首曲子在中國失傳卻在日本流傳!

日本人為何崇拜“蘭陵王”?一首曲子在中國失傳卻在日本流傳!

時間:2019-08-03 09:01:5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日本人為何崇拜“蘭陵王”?一首曲子在中國失傳卻在日本流傳!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解答。

蘭陵王是古代出名的美男子,除瞭戰功顯赫之外,他還有一個神秘之處。他出征的時候,經常帶著一個神秘的面具。雖然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不多,但是日本人卻十分的崇拜他,還把他當成戰神一樣拜祭起來,這是什麼原因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蘭陵王本名高素,字長恭,後人都稱之為高長恭,他是北齊世宗的第四個兒子,因為他的封地,在現在徐州的蘭陵郡,被後人稱為蘭陵王。盡管史書上,對蘭陵王的記載很少,隻有四百多字,但是在民間的傳說中,蘭陵王的形象十分豐富多彩。

根據傳說,蘭陵王的容貌太過於俊美,因此每次出征大戰的時候,他都帶著一個猙獰的面具。雖然這個戴面具的形象,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這個形象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定型。

在正史中,隻記載瞭蘭陵王的一次戰爭“邙山大捷“。公元564年,突厥部隊和北齊發生大戰,當時的蘭陵王,帥軍阻擊突厥部隊。當於北齊大軍會師之後,蘭陵王親自率領500騎兵,開啟遊擊戰,從四方騷擾突厥部隊,打亂他們的陣型,最終北齊軍隊勝利。

後世創作的《蘭陵王入陣曲》,完美演繹瞭蘭陵王作戰的形象,逐漸讓他名揚天下。

蘭陵王為何要戴面具,這和他背後的身世有關。

蘭陵王是宗室的皇子,他的母親卻毫無記載,這很不正常。在當時的社會中,隻有一種女人,連姓氏都沒有,那就是西域的胡人。那麼這樣說來,蘭陵王可能是一個混血兒,一方面胡人的身份,極其的低下,另一個方面蘭陵王可能繼承瞭母親的血統,他容貌偏向胡人。

這樣的容貌,在加上他的身份,讓其感到十分的尷尬。在講究士族十分的年代,蘭陵王肯定在小的時候,就備受嘲諷欺辱,過著低三下氣的生活,帶上面具可能是為瞭掩蓋內心的自卑。

《蘭陵王入陣曲》隨著戲曲的發展,在唐朝時期發展為歌舞戲,備受文人們的推崇。試想蘭陵王戴著面具,身穿紫金腰帶,手持馬鞭,載歌載舞,還時不時做出,殺敵的姿態。這種帶有英雄主義的歌舞,迅速的被民間所接受,廣泛的傳頌起來。

到瞭隋朝時期,這首曲子成為一支鼓舞士氣的歌曲,被朝廷正式列為宮廷舞曲。到唐朝李隆基時期,認為這種歌舞,和真正的戰場情形十分的不相符,被下令禁止演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後世隻能把他改變成一種“軟舞”,慢慢的真正的《蘭陵王入陣曲》,在中國失傳瞭。

但是幸運的是,在唐朝的時候,真正的《蘭陵王入陣曲》傳入瞭日本,也在日本引起瞭瘋狂的崇拜高潮。日本沒有改變他原有的形式,仍然保持吟唱的方式,風格渾厚雄壯,古樸悠揚,屬於傳統的軍隊音樂。

在歌曲中,日本人體會到蘭陵王的英雄氣概,在加上蘭陵王帶著一個面具,更加增添瞭他的神秘性,一直被日本推崇上千年,被尊稱為戰神。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