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呂後為什麼放過瞭劉邦的兒子劉恒?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劉恒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劉恒在當時漢高祖的子孫之中,地位並不顯貴:第一,薄姬在劉邦的後宮地位就不高。薄姬是當年楚漢爭霸之際魏國魏王豹的女人,魏王豹被韓信大敗之後,魏國滅亡,當時的薄姬被送到瞭劉邦後宮的一個紡織的宮室。當時劉邦一時好奇進入瞭織室,看見薄姬長得好看,便臨幸瞭她,但是此後再也沒有召見薄姬。

可見劉邦對於這次的薄姬也沒有映像。後來是薄姬的好友同樣是劉邦後宮的管夫人,趙子兒多次提起薄姬,劉邦這才想起薄姬,詔她入見侍寢,這一次薄姬才懷上瞭孩子,就是漢文帝,但是這也是最後一次,薄姬此後很少見到漢高祖。漢高祖駕崩之後,呂後把漢高祖寵信的戚夫人做成人彘,而且還有那些漢高祖喜歡過的女人全部幽閉起來,薄姬因為沒有得到寵信,才得以被呂後放過,去自己兒子劉恒的封地代國。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兩點,一 薄姬地位在漢高祖的後宮很低,二,不受漢高祖的寵信。
母以子貴,同樣的子以母貴,薄姬的地位就決定瞭劉恒的地位。第二,劉恒在漢高祖的兒子中,前面說過母親薄姬的地位決定瞭他的地位低下,其次劉恒還被封在瞭代地,代地在現在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北部,地處邊疆,環境冷酷,人民稀少。當時西漢帝國比較富裕的地方是代國南面的趙地和齊地。劉邦可以把兒子劉肥一個沒有名分而且還是庶子的兒子分封到齊地,食邑七十城,最受寵愛的兒子劉如意分封在趙國。
劉恒處在邊疆代國可想而知,劉恒的不受寵愛和地位不高。而且是劉恒還是排行在中間的兒子。漢高祖估計都沒有什麼印象。正是因為薄姬和劉恒地位不高,不受寵愛,封國荒僻,所以當時的呂後並不是覺得劉恒有多麼大的威脅,在呂後執政的歲月裡,劉恒一直在代國,並不能對中央的朝廷產生什麼影響。屬於小透明。但是劉恒的這些缺點在周勃,陳平等人諸呂之亂後反而成為瞭大臣們眼中的有點。大臣需要這樣的劉恒來當漢帝國的皇帝。因為在當時的所有人看來這樣地位不高,薄姬的勢力不滿足當時所有人的利益需求。漢文帝劉恒的進入長安也是一波三折。

諸呂之亂被平定後,周勃陳平決定擁立當時的代王劉恒,劉恒在進長安之前也是很猶豫,他不知道大臣們看中自己什麼東西。他詢問當時自己親信張武,宋昌的意見,張武認為周勃,陳平等人是奸詐,看見劉恒勢力弱小,想要控制劉恒。但是宋昌不以為然,他認為周勃,陳平隻想維護自己的利益,野心沒有這麼大,況且現在劉氏諸侯王實力強大,周勃等人也不敢有想法。劉恒被宋昌說服,但是不放心,於是讓自己母舅薄昭先去長安探路,薄昭回來以後,讓劉恒放心,於是劉恒才肯動身去長安。在達到長安之後,還特意讓宋昌前去面見周勃等人,放心之後才去面見當時長安的列侯功臣和劉氏宗親。在劉氏宗親和功臣的推舉下,劉恒即位為皇帝,史稱漢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