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伯邑考是真的變成瞭兔子嗎?真相是什麼

伯邑考是真的變成瞭兔子嗎?真相是什麼

時間:2019-08-06 10:45:2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伯邑考最後變成瞭兔子是真的嗎?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看過《封神榜》的人都知道,伯邑考最後的下場很是淒慘,當時他得罪瞭蘇妲己,於是他就懷恨在心,想要報仇,在一次宴會上,蘇妲己故意設計讓紂王生氣,以此陷害伯邑考,於是,商紂王就把他打入瞭大佬,又將他碎屍萬段,做成肉團,派人拿給瞭姬昌,他心中知道,但是被逼無奈,不能讓自己的兒子枉死,即使知道吃的自己是兒子的肉,也不得不聽從紂王的指令,那麼在歷史當中,伯邑考的下場是真的這麼淒慘嗎?就讓小編一起給您探索這事情的真偽吧。

伯邑考是姬昌的第一個兒子,而他的老媽是太姒,在姬昌十幾歲的時候就生下瞭第一個兒子,伯邑考,而他很小的時候就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從來沒有做出讓父母生氣的事,對老爸老媽很是孝順,對待正事方面,也是非常認真,對待他人也是溫文爾雅,是一個善良並且又有志向的人。伯邑考有九個弟弟,對待手足也是非常的關愛,可以用兄友弟恭來形容他們瞭,在這幾個兄弟中,就數姬發和周公旦有才華瞭,而伯邑考心裡很明白,自己和弟弟的差異,比不上他們兩個的治國之才,所以,當姬昌立姬發為繼承人的時候,他也是沒有提出任何異議,而且能看清自己的位置,輔佐弟弟,可見此人的胸懷是多麼的寬廣。

當時姬昌被紂王囚禁在大牢,知道自己的老爹鋃鐺入獄,伯邑考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恨不得是替自己的老爸住在大牢,所以他為瞭救出父親,親自去朝歌見紂王,並且心甘情願成為質子,想讓他放過自己的父親,但是,商紂王卻故意刁難他,讓他為自己駕車,可是伯邑考心裡也沒有感到什麼委屈,隻想讓自己的父親趕快回到傢中,他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瞭。

伯邑考最終還是遭受瞭紂王的傷害,而他的事也成功的就毀瞭父親,伯邑考死之後,他的老爸也就被放出來瞭,可以說他用自己的命救回瞭父親。伯邑考作為公子哥,傢境顯赫,卻做出瞭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隻為瞭自己的孝心,能夠讓父親回到傢中,也為瞭讓自己的兄弟不再為他擔憂。伯邑考不僅是一個正人君子,也是一個極其孝順的人,心雄寬廣,也正是有瞭他無悔的付出,於是周朝才能有所成功,打下江山,替農民討伐紂王。

伯邑考是一個有仁義道德的人, 品行也非常的好,為人也比較謙虛謹慎,所有的優點全部都來源於姬昌,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很早就死瞭呢,那麼她究竟是怎麼死的呢?當時姬昌被紂王朝覲瞭,朝中說商量要事,因為言語的糾紛讓紂王很是生氣,他一怒之下就當姬昌打入瞭大牢,這一個消息馬上就傳到瞭西岐,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原因,所以隻能苦苦等待。

這一個等待可就是八年的時間,西岐的每一天都籠罩在悲傷的氣氛當中,而伯邑考作為大哥,處理正事,每天處理政務之外也經常很是傷心,為父親的處境所擔憂,這一天,伯邑考將所有的文物百官請到瞭大廳,跟他們說自己想要去找個看看父親情況到底如何,並且帶著禮物去送給紂王,希望可以以此來放自己的父親,但是聽瞭這個之後,大臣們紛紛都不同意,怕他去瞭沒救出來,反倒讓紂王又給壓瞭,但是這時的伯邑考已經篤定瞭主意,不顧朝臣的反對,將政事正式交給姬發,自己就出發瞭。伯邑考來到瞭朝歌,如他所願,就來到瞭宮中,見到瞭紂王,但是紂王看到小夥兒英姿颯爽,並且還聽許多人說他精通音律,於是就讓他演奏一曲,伯邑考為讓紂王高興,不得不滿足他的一切要求。

並且紂王還讓伯邑考給自己駕車,他為瞭父親不得已而答應瞭,然而紂王一直怕姬昌謀反,怕有不軌之心,並且他的聖明百姓一直稱頌,所以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覺得姬昌將是以後的最大的威脅,但是又不好意思將他隨便處死,於是他就想瞭一個辦法,看看姬昌到底有沒有二心,所以,他就想讓他吃自己兒子的肉,所以就將伯邑考剁成肉醬,派人送到瞭姬昌的府中,但是他怎能忍心吃下兒子的肉呢?但是被逼無奈,他為老黎民百姓便不得已這麼做,紂王看到姬昌按他的要求做瞭,於是也沒有瞭二心,把它放瞭回去。

伯邑考的死亡是對姬昌的一個沉重的打擊,也讓他看到商紂是如此的昏庸,商朝已經沒有辦法再去挽救瞭,為瞭救黎民百姓,所以西伯侯心中就起瞭反商的念頭。伯邑考死瞭,商朝也被武王剿滅瞭,建立瞭西周王朝,可以說在整個王朝中,在伯邑考死的時候就已經無法挽回瞭,如果伯邑考當時沒有死,可能姬昌也沒有下那麼大的決心,把商朝覆滅。西周王朝終於建立瞭,薑子牙也要完成上天交給他的任務,而且還有一個事就是他要進行封神,所以,一場封神大典就開始瞭。

而當時薑子牙封神的時候也非常的拿不定主意,但是一想,他既是姬傢的子孫,又是帝王的大哥,如果當時他不死也很有可能成為帝王的,至少也是一個王爺,所以,他經過千思萬慮之後把他封為瞭紫薇大帝。商紂王太昏庸瞭,不分青紅皂白就處死別人,才讓百姓們對他有所怨言,而伯邑考死的也是非常冤枉,為瞭孝順老爸,逼不得已去瞭朝歌,才落得如此下場,而商朝的滅亡也是順應天意,畢竟做的壞事太多,自會有人懲罰的。觀看歷史,如果一個帝王昏庸無道,隻顧自己享樂,那麼,自然不會有好下場。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