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攻打六國之際 為何楚國是最難滅亡的呢
秦王掃六合為何最難滅亡的是楚國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在戰國後期,能與秦國較量的隻有趙國瞭。韓燕一直不行,魏國早已衰落百年,齊國在樂毅攻齊後一蹶不振,楚國在白起拔郢後安守本分從來不去招惹秦國。就在長平慘敗,三十萬趙國將士變成瞭白骨,趙國依舊敢和秦國講條件,不怕秦國再來鬧事。

就在長平慘敗後,趙國還能不割地。二十萬秦軍再次來犯,趙國依舊接招,即使秦軍兵臨邯鄲城下,趙國依舊硬拼到底,將趙國全部老底都拿出來硬抗,秦國兵圍邯鄲半年城中糧草不濟依舊不能破城。後來等到瞭魏國和楚國的二十萬援軍,才解瞭邯鄲之圍,甚至還全殲瞭秦國二十萬虎狼之師及十萬援軍。這讓秦國花瞭二十年時間才能恢復過來,二十年間秦國未敢向東擴張。

二十年後,一代人的時間都過去瞭,秦國的君王硬是過去瞭三代人。花瞭二十年時間休養生息的秦國已經完全恢復過來瞭,甚至比之前還要強大的多。秦國準備再一次的向東擴張,這一次比想象中的要容易得多,一出擊就滅掉瞭韓國,不到兩年又滅掉瞭趙國。殺掉李牧之後的趙國,就像一個瓷瓶,一擊就碎。趙國二十年前還能滅掉秦國三十萬虎狼之師,二十年過去,二十萬秦軍就輕松的滅掉瞭趙國,幾乎沒有遭遇風波。其實也沒有完全滅掉趙國,趙國的代地還是完整的保留下來瞭,被滅也是遲早的事。要知道,在殺掉李牧之前,秦國每一次打趙國,幾乎每次都異常艱辛,甚至沒有一次得到過半點好處。

秦國滅諸侯,幾乎沒有哪次出兵在三十萬以上。像齊國那樣的老牌諸侯,甚至還不戰而降。秦國滅楚,李信和蒙武率領二十萬健兒向楚國進發,剛開始還攻城略地,但最後卻死傷十餘萬。最後不得不動用六十萬虎狼開赴楚國,用瞭一年時間才打下楚國,可以說秦國攻打楚國是動用瞭老本的。秦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一半的傷亡在楚地。

可以說,秦滅楚國是花瞭大價錢的。但這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秦國每次打楚國,幾乎每次都能非常輕松的進入楚國腹地,但滅亡楚國為什麼要動用的這麼多的軍隊。打楚國可比打趙國要簡單得多,滅趙國才動用瞭二十萬軍隊。其實,這和楚國的國情有關。楚國的封君多,各地都被一些封君把持著,國傢的軍隊和錢糧也被一些貴族把持著,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楚王也不能輕松的調動這些軍隊和物質。

所以,秦國每次攻打楚國都能非常輕松的得手,因為楚國各地根本沒有統一起來,不是這裡有破綻就是那裡有破綻。但你要想滅隊楚國,那就不一樣瞭。楚國依舊是一個大國,就算老巢被秦國占瞭,依舊比三晉加在一起計算都要大得多。所以,楚國的力量依舊是非常強大的。當楚國在面對亡國危機時,將各處的力量積在一起,這個力量就非常強大瞭。而且楚國人對秦國的狠已經深入骨髓瞭,之前老楚王客死秦國,之後宗廟被秦國摧毀,又讓他們遠在他鄉。一但這些匯聚在一起時,那就不是二三十萬秦軍能解決的事瞭。

但滅掉楚國,秦國並沒有討多大的好。後來正是楚人將秦國給摧毀瞭,要知道陳勝,項羽,吳廣,劉邦可都是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