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曹丕娶庶母遺臭萬年,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曹丕娶庶母遺臭萬年,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時間:2019-08-06 11:47:0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曹丕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曹丕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帝王,他建立魏國,結束瞭東漢末年北方地區長達幾十年的戰亂,並開創瞭新型的人才選撥制度——九品中正制。然而他卻違背倫理,“偷娶”自己的庶母,為後世所唾棄。其實這種跨輩分的婚姻並非他首創,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一位女性改嫁給兒子,她就是王昭君。但世人對王昭君的評價卻十分高,這是為何呢?

一、出發點與性質不同

首先筆者簡要地敘述下此二人娶庶母、嫁兒子的來龍去脈。據載曹丕上任不久,便將曹操生前的夫人偷偷地接到自己宮中,作為內侍。(所以實際上連偷娶都算不上)原本這一切並未公開,直到卞太後前去探望他時,他正與前夫人們在“嬉戲”。太後勃然大怒,斥責道:“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至山陵,亦竟不臨。”這句話大概是說曹丕豬狗不如。實際上曹操死前曾明示:等他死瞭,他的妻妾均可改嫁。這一思想體現瞭他對女性的尊重,但曹丕卻反其道而行,故意讓曹操蒙羞。

有人說,曹丕這麼做,一是為瞭滿足自己的好色之心與征服欲;二是為瞭報復當初曹操對自己的態度。眾所周知當年曹操並不看好嫡長子曹丕,甚至對他冷眼相待,後來傳位給他是曹沖英年早逝,曹植又無心政事的無奈之舉。對此,曹丕一直耿耿於懷,待曹操一死,立馬“笑納”曹操生前的女人以作報復。所以他“偷娶”庶母的出發點及其惡劣,故遺臭萬年一點兒也不稀奇。

反觀王昭君,一個平民女子,有幸選入宮中,卻因不願賄賂畫郎而遠嫁塞北。盡管也無奈之意,但為瞭大漢王朝的安穩和平,她甘願前行。好在昭君美麗、端莊,深得單於呼韓邪喜愛。可惜好景不長,三年後呼韓邪去世瞭。昭君向長安城上書,要求回到故裡。然而漢成帝卻讓她“從胡令”,即遵從匈奴的婚姻制度。依照當時匈奴的“收繼婚制”,老單於死後,他的妻妾必須由新單於收繼。(除新單於生母)。如此一來,昭君隻好再嫁新單於,也就是她的庶子復株累。昭君用她的一生換來漢王朝幾十年的和平,實在令人敬佩。

二、文化與習俗不同

另外曹丕與王昭君所處的文化環境截然不同。曹丕生於東漢末年,當時的儒傢文化深入人心。不論是皇傢貴族還是平民佈衣都非常遵從三綱五常和倫理道德,他們甚至將“孝”作為最高的行為準則。況且曹丕不是偷娶一兩個、而是一大群,這明擺著就是和他老子置氣。這種罔顧人倫、大逆不道的行為乃世人所不容的。雖然王昭君也處於儒傢盛行的時代,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入鄉隨俗”,王昭君嫁給匈奴,理應順應匈奴人的習俗,更何況她所作的一切均為瞭母國的安寧。

綜上所述,曹丕偷娶庶母與王昭君嫁庶子不得相提並論,一個是帝王的貪婪、報復行為,一個是為國獻身的偉大行為,故二者所得評價必然相差甚遠。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