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由1隻雞引發的叛亂!1隻雞為何能影響大明王朝的命數?

由1隻雞引發的叛亂!1隻雞為何能影響大明王朝的命數?

時間:2019-08-07 19:24: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由1隻雞引發的叛亂!1隻雞為何能影響大明王朝的命數?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解答。

朱元璋出身貧寒,父親朱五四子嗣眾多,元朝末年,天災人禍,為瞭能夠填飽肚子。少年的他便在地主傢謀瞭個放牛的差事。所幸,能夠填飽肚子。而放牛之時,他常常和小夥伴們撿起一塊塊的破木板,扮做皇帝與大臣。一次,朱元璋與徐達、湯和一起玩耍,但是山高路遠,又找不到吃的。好在人數也夠,還能繼續扮演皇帝兒戲。朱元璋便又裝起瞭他喜歡的角色皇帝,“有本早奏。無事退朝”。而徐達則在一旁迎合到“皇上萬歲萬萬歲,肚子咕嚕咕嚕直叫,臣以為皇上登基,應該宰牛慶賀。”朱元璋也頗以為然,於是“準奏”。

大傢飽食一頓,自然心滿意足,但是這被殺的1頭牛卻又如何交代呢?好在,朱元璋智慧,將牛尾巴塞進瞭石縫中,回去便言語牛掉進瞭石縫中,出不來瞭。於是在接受瞭一頓暴打之後,朱元璋也“如願以償”的丟掉瞭放牛的工作。後來的故事我們,大抵也便十分清楚瞭。他日若遂凌雲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幾十載裡,他當過和尚、乞丐,最後真的實現瞭少時的兒戲之夢“皇帝”。

而也就在250多年以後,朱元璋的子孫,崇禎帝面對嚴峻的財政危機,聽從瞭大臣毛羽健的建議,將驛站裁撤。於是李自成下崗瞭,但是其實下崗伊始,李自成並無反心,而是繼續找瞭幾份工作,隻不過第一份工作便因為偷懶被地主打瞭,結果便有找到瞭一個放羊的好營生。放羊雖好,但是工資低廉,食不果腹。於是李自成便在放羊過程中,將主人 的羊與結拜兄弟劉國龍、李過分瞭吃。我們日後的李闖王便如同朱元璋一樣丟掉瞭工作。隨後的命途多舛更像是定數一般,起義,反抗,差點被沒,再起義,滅明朝。

我們常常把這種事情,叫做蝴蝶效應,牽一發而動全身。

而在毛文龍被袁崇煥誅殺之後,麾下的孔有德、耿仲明諸將嘩變,拒絕接受薊遼督師袁崇煥的號令,轉而投奔瞭登州巡撫孫元化,孔有德被委任為參將,耿仲明則被派往駐守登州要塞。1631年八月,皇太極大舉入侵,祖大壽在大凌河被圍困,登州巡撫孫元化,火速命令孔有德以800騎兵前往救援,但是卻由於路遇暴雨,而部隊更是給養不足,一個士兵饑餓難耐,便偷瞭一隻雞。

其實,這一隻雞本也無可厚非。但是這隻雞的主人乃是山東望族王象春。而更為可笑的是雞沒偷著,卻讓王象春的仆人給人贓俱獲。而王象春的仆人也不客氣,直接將這個兵丁,遊街示眾。在眾人的責罵之中,就是這個看似慫包的兵丁,終於忍無可忍拔刀將那傢仆殺死,然後溜之大吉。如此一來,王傢自然不能善罷甘休,要求徹查真相。

而此時遼東局勢岌岌可危,自己的兵士一無餉銀,二無糧草,卻被如此責難,於是一隻雞引發的叛亂爆發——吳橋兵變。仗勢的王傢更是直接被孔有德滅族,而依仗自己的騎兵優勢,內地兵勇出缺,更是接連攻克商河、諸城等地,率兵直逼登州。而鎮守登州要塞的耿仲明則打開城門,孔有德順利攻陷登州。

而這場由1隻雞引發的叛亂,則讓紅夷大炮不再是明軍專屬。東江鎮上袁崇煥所派遣的總兵並不能服眾,於是孔有德、耿仲明率軍攜帶登州的二十門紅夷大炮、三百門西洋火炮、三千匹戰馬就如此因為這個小小的蝴蝶效應,投靠瞭大清王朝。

至此,1頭牛,間接成就瞭明太祖朱元璋;1隻羊,間接成就瞭大順王李自成,亡瞭大明王朝;1隻雞,則間接成就瞭大清王朝。歷史就是如此充滿瞭宿命意味。但歷史又決然不是一個個事件通過因果關系而簡單的疊加。在牛、羊、雞的背後事實上就是歷史周期律之下定數。從建國伊始的政治清明,政通人和,土地分散,百廢待興,到逐步的土地高度集中,貧者幾無立錐之地,財政危機,將士離心,最後王朝滅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