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看大臣的小妾,朱元璋剛走,小妾為何自盡而死?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1363年,鄱陽湖裡發生瞭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水戰,雙方共投入60萬兵力,最終朱元璋打敗陳友諒,成為元末勢力最大的梟雄。此後5年,朱元璋兼並瞭張士誠、方國珍等人,建立明朝。朱元璋稱帝的這一年,他並沒有完成統一,當時福建、兩廣、川蜀、雲貴等地,也都還在元朝的控制之下。在祖國的西北,盤踞著另外一位梟雄,他叫李思齊,也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將領。洪武二年,李思齊投降朱元璋,可不久便去世瞭。更奇怪的是,朱元璋在李思齊去世後,去過一趟李思齊傢中,朱元璋剛離開,李思齊的小妾便上吊自盡瞭。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元朝內部也分崩離析,無力挽救天下。當時唯一有能力拯救元朝的將領,名叫察罕帖木兒,此人十分驍勇,他率領蒙古軍隊,打敗瞭劉福通的紅巾軍。其他各路紅巾軍對察罕帖木兒望而生畏,連朱元璋也暗暗與他通信,希望避開察罕帖木兒的鋒芒。察罕帖木兒手下有兩名大將,分別是王保保和李思齊。王保保又名擴闊帖木兒,是一員猛將,而李思齊是漢人,自幼在元朝軍中,有勇有謀。
察罕帖木兒帶領李思齊和王保保收復瞭河南、山東大片土地,為元朝立下大功,但不久,察罕帖木兒被紅巾軍將領田豐刺殺身亡,元朝讓王保保接任主帥,因為李思齊和王保保不合,李思齊一怒之下,帶領部下轉戰陜西,占領陜甘等地,自立山頭。

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達和常遇春攻打元朝大都,元順帝北逃,王保保被迫撤出中原,鎮守雁門關。徐達在雁門關打敗王保保後,開始收復秦晉之地,李思齊在多般反抗之後,不敵徐達,從陜西退到甘肅,後來又被徐達、常遇春、馮勝等人圍攻,李思齊最終選擇投降。至此,朱元璋收復西北。
李思齊雖然投降瞭朱元璋,但他的結局卻十分淒慘。朱元璋一直非常欣賞王保保,王保保被徐達打敗後北逃,朱元璋屢次派使者去招降,都未成功。李思齊投降後,朱元璋想到李思齊和王保保曾是昔日的戰友,便讓李思齊做使者,到王保保軍中去招降。李思齊此時已經身不由己,隻得硬著頭皮出瞭雁門關,去找王保保。

《元史》記載:
明祖遣思齊通好於擴廓帖木兒。始至,待以賓禮。
也就是說,王保保聽說李思齊來瞭,非常高興,待他如上賓,好吃好喝的招待,除瞭不投降外,其他並沒有難為李思齊。李思齊臨走時,王保保怕他路上有危險,派一群護衛護送。然而,快要走出草原時,護衛忽然攔住李思齊,說王保保想要李思齊的一隻手臂。《元史》:
騎士言:“願得公一臂。”思齊知不免,斷臂與之,還,未幾卒。
李思齊知道已經不能避免,於是砍掉瞭自己一條手臂,隻身回來。李思齊回到雁門關後,因為失血過多,去世瞭。
故事到這裡並沒有完,因為李思齊投降後,他的部將和傢眷都遷到瞭南京。李思齊的妻子去世多年,他傢中有一位小妾鄭氏和李思齊感情很好,一直管理內務。朱元璋在南京,聽聞李思齊去世,便打算到李思齊傢中安慰一下李思齊的傢人。因為這樣做能夠讓李思齊的舊將穩定下來,避免生亂。當朱元璋來到李思齊傢中,把李思齊去世的消息告訴小妾鄭氏的時候,鄭氏非常淡定。可朱元璋剛一離開,鄭氏便關上房門,懸梁自盡瞭。對此《皇明奇事述》(卷三)記載:
“中書平章政事李思齊卒,太祖恤其宅,妾鄭氏自盡死。”
鄭氏和李思齊十分恩愛,他聽聞丈夫去世後,強忍悲痛,自盡殉夫,讓朱元璋非常感動。朱元璋特地下旨,追封她為“淑人”,善待李思齊的後人。陜西渭南現在有個孤李村,村民大多姓李,稱是李思齊的後代,上個世紀60年代,李傢祠堂裡供奉著李思齊和鄭氏的牌位,可惜文革時期被毀。李思齊是元朝末年十分悲劇的歷史人物,她的妾室鄭氏,值得後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