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作為國丈本應該誓死報效國傢 結果卻做瞭兩件不齒的事情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明朝國丈周奎的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外戚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勢力,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哪個傢的女兒成為皇後,那麼他的傢族就發達瞭,比如漢朝的時候,外戚的勢力一度可以達到控制朝政的實力,王莽就是一個典型的外戚,不但專權,還篡奪瞭東漢建立新朝。
所以後來的歷朝歷代,都對外戚這個勢力進行防范。但是外戚這由於是攀附皇權,所以即使對他限制,他依然可以獲得一些權力,這個就是狐假虎威的威力。
明朝建立以後,更是對外戚和宦官兩大集團進行瞭限制,朱元璋規定,宦官不得幹涉朝政,而對於選妃這個環節,朱元璋規定必須從小門小戶的這種傢庭裡面去選擇,這樣,外戚就沒有深厚的傢底去幹涉朝政。

這種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瞭外戚的勢力的擴張,由於這些小門小戶,傢裡面出來的人,對於國政方面的認知不夠,所以導致皇後在關鍵時刻無法應對突發情況。
如明朝末年最後一個國丈周奎就是這樣的例子,崇禎還是藩王的時候就娶瞭周奎的女兒為正妃,天啟皇帝死後,崇禎被推薦當皇帝,周氏被封為皇後,崇禎對自己的嶽父也不錯,封他為嘉定伯,很多田地和房產,可以說對周奎不薄,而周奎也借助國丈的身份經商,據說陳圓圓就出自他的戲團。
今天皇帝為瞭防止自己的妃子和皇後的父親為非作歹,崇禎把他們叫在一起,告誡他們,作為外戚的榜樣,一定要對自己的行為自律,不要做違法的事情,而這個周奎就當作耳旁風。
皇帝對周魁不錯,按照道理,周奎應該誓死報效國傢,但是當敵人人來的時候,作為國丈的周奎,卻做瞭兩件不齒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明朝的軍隊在跟李自成的軍隊進行對抗的時候,由於連年災害,國傢稅收很少,導致前方的糧草短缺,戰鬥力下降。
於是崇禎就想出一個辦法,讓這些大臣和皇親國戚捐款,來支援前線的戰鬥。為瞭能夠得更多的捐款。崇禎皇帝首先找到瞭周奎,讓他帶頭多捐一點,沒想到這個周奎是個吝嗇鬼,在崇禎皇帝面前哭窮,說傢裡面非常的窮,拿不出錢來。周皇後看自己父親所作所為,就自己籌集瞭5000白銀,讓自己的父親都可以捐給國傢。沒想到周奎雁過拔毛,自己又留瞭2000兩瞭,隻捐瞭3000兩,周奎還把把自己的屋頂弄得很破舊穿,帶補丁的衣服上朝,那大臣看國丈都如此,也紛紛有樣學樣,結果崇禎皇帝,隻募捐到瞭20萬兩。最後李自成攻進北京,在劉宗敏的審問下,周奎被拷打的幾乎要沒命瞭,上繳瞭50多萬兩,而劉宗敏又在他傢裡搜出20多萬兩的傢產。明朝如果在,周奎可能隻需要捐幾萬呢,明朝滅亡,周奎幾乎全部傢產都沒有瞭,自己也差點丟瞭性命。

第二件事情就是出賣太子朱慈烺,周奎的生死在明史中並沒有說明,但是在清朝的史書,還有一些筆記中,周奎是活瞭下來,還做瞭清朝的走狗,李自成兵敗逃出北京城,並沒有殺三個皇子,這三個皇子在兵荒馬亂中走散,太子朱慈烺找到周奎要求庇護,沒想到周奎瞭保住自己的性命,第二天就出賣瞭朱慈烺,把朱慈烺獻給瞭清朝,清朝為瞭維護自己的名聲,說這個朱慈烺是假冒的,並且把證明太子不是假冒的15個人也全部殺死,周奎這個時候出來說太子是假的,還獲得瞭多爾袞的賞賜。
周奎這樣賣主求榮的行為,比吳三桂之流更加無恥,本質上比吳三桂等人更壞,破壞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