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鬥子文下令處置瞭一個犯人,為什麼楚成要跟他請罪?

鬥子文下令處置瞭一個犯人,為什麼楚成要跟他請罪?

時間:2019-08-10 12:57:0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鬥子文下令處置瞭一個犯人,楚成王聽瞭,趕緊光著腳去跟他請罪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春秋時期是個亂世,由於周王室過於軟弱,而各諸侯國又日漸強盛,就形成瞭“君弱臣強”的局勢,楚國也是當時最強盛的國傢之一。楚成王當政的期間,楚國甚至能跟齊桓公治理的齊國分庭抗禮,齊國能把楚國給壓制住,也是因為齊相管仲用瞭陰招。楚成王的手下有一個很能幹的賢臣,這人就是令尹鬥子文。一次鬥子文下令處置瞭一個犯人,楚成王覺得自己也有錯,趕緊光著腳去跟他請罪。

鬥子文這個名字我們現在聽著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但在春秋時,他可是楚國很有名的令尹(官職就相當於跟後來的相國)。能做楚國的令尹,才幹必定是首要條件,除瞭才能過人,鬥子文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清明廉明,從不徇私情。鬥子文的宗族中有個親戚,覺得傢裡出瞭鬥子文這麼個大人物,以後就能在楚國橫著走瞭,所以這個親戚經常借著鬥子文的名號在楚國經常胡作非為。

這個親戚橫行霸道已久,也沒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沒想到自己也有碰釘子的一天。親戚在集市上買東西不給小商販錢,小商販跟他要錢,反而被親戚給打瞭一頓。當地管司法的廷理聽瞭親戚的惡行,就派人把親戚給捉拿瞭。正要審問,親戚就嚷嚷著自己是令尹大人的親戚,讓廷理趕緊把他放瞭。廷理當然不敢得罪令尹大人,就真的照著這個親戚的話,把他給釋放瞭。

廷理自以為做瞭好事,光自己知道也沒啥意思,於是他就去找鬥子文邀功請賞去瞭。他以為鬥子文知道瞭親戚的事,必定會感謝他,興許還能向楚王舉薦一下他,那他不就能一路高升瞭嗎?可鬥子文聽瞭廷理的話,一拍桌起就站起來瞭,讓廷理馬上去把犯人給抓回來。鬥子文告訴廷理,楚國設立廷理這個職位是讓他維護法度的,他把犯人給放瞭,就是失職,他當令尹可不是為傢族效力的。

楚成王聽說瞭這件事,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光著腳丫子就跑去見鬥子文瞭。楚成王一進屋就笑呵呵的跟鬥子文請罪,說他這個國君不稱職,居然找瞭個徇私枉法的人來管律法。然後,楚成王就把原來的廷理給撤職瞭,讓鬥子文兼任這個主管司法的職務。可惜的是,鬥子文的結局並不好。楚成王想要立自己的大兒子商臣做儲君,鬥子文覺得商臣無德不足以勝任,最後鬥子文就被商臣給害死瞭。

小編認為,鬥子文這個人雖然在我們這個時代並不是很有名,但他卻是個好官。親戚覺得他的頭銜很好用,就拿他的名號橫行霸道。而廷理也覺得把他的親戚放瞭,能賣給他一個面子。但是他不僅讓廷理把親戚給抓起來,還給廷理上瞭堂課,讓廷理知道他這個主管司法應該幹啥,不能幹啥。鬥子文不僅約束瞭親戚的惡行,還親自示范,幫著楚成王加強集權。“賢臣”之名,非他莫屬。

楚成王在這段歷史中雖然戲份不多,但是他的立場卻很明確,所以他也稱得上是個明君瞭。正是因為楚成王有知錯就改的肚量,鬥子文才會更加盡心的輔佐楚成王,也使楚國更加強盛。所以,楚國能具備跟齊國一較高下的實力,這並不是偶然,而是這對君臣攜手一同治理出來的。廷理這個官員事後估計是要欲哭無淚瞭,原打算賣令尹大人一個人情,結果人情沒賣出去,自己的官還丟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