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極人臣卻忠心不二!元朝伯顏為元朝盡忠盡職瞭一生!
位極人臣卻忠心不二!元朝伯顏為元朝盡忠盡職瞭一生!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一個頗為有趣的鐵律——人永遠是不知足的,越是位極人臣或身居高位,便越有可能滋生出野心。無論是三國時代的魏王、丞相曹操,北魏時期的宰相乙渾,又或許是唐代的河東節度使安祿山——這些人在擁有權力之後,便主動將目光放在皇位身上。事實上,權臣與皇帝之間的關系,向來都是劍拔弩張的。

▲曹操劇照
然而在元代,卻有一位傳奇權臣,他雖然身居丞相高位,卻從不驕橫跋扈,甚至還懂得韜光養晦。他曾立下過無數奇功,回朝之後卻總是閉口不言。元世祖忽必烈駕崩之後,他被任命為顧命大臣,一直兢兢業業,時刻為皇帝分憂,直到倒在自己的崗位之上。此人便是元初名臣伯顏。

▲伊利汗旭烈兀畫像
伯顏是蒙古八鄰部人,曾祖父為成傑思汗手下親信,因而伯顏傢族數代子弟都是深受蒙古大汗信賴的重臣。伯顏從小在伊利汗國長大,後來奉伊利汗旭烈兀之命,出使元廷奏事。伯顏一表人才又談吐不凡,得到瞭元世祖忽必烈的青睞與賞識。 “世祖見其貌偉,聽其言厲,曰:‘非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就這樣,伯顏被元世祖下令留在元大都,逐漸開始參與一些國傢大事。伯顏深略善斷,眼光也很長遠,忽必烈於是更加重視他,還將中書右丞相安童之妹嫁與伯顏為妻,並稱“為伯顏婦,不慚爾氏矣”。經過十餘年間的磨練,伯顏的能力也愈發出眾,忽必烈遂將其擢升為光祿大夫、領中書左丞相一職。

▲元朝大臣劇照
事實證明,伯顏的確沒有讓元世祖失望。據《元史·伯顏傳》記載,“諸曹白事,有難決者,(伯顏)徐以一二語決之。眾服曰:‘真宰輔也’。”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伯顏以左丞相的身份,分兵三路討伐南宋。僅僅用瞭兩年的時間,伯顏便帶兵攻進瞭南宋都城臨安城之中,並俘虜宋恭帝趙(xiǎn)和謝太後等人。自此之後,南宋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餘縣盡皆落入元朝之手,南宋已實質滅亡。

▲元世祖忽必烈劇照
令人稱奇的是,伯顏立下如此大功,回朝之後卻是一言不發,絲毫沒有邀功請賞的打算。“伯顏深略善斷,將二十萬眾伐宋,若將一人,諸帥仰之若神明。畢事還朝,歸裝惟衣被而已,未嘗言功也。”在滅宋之戰不久後,伯顏又親自率軍,將各地作亂的藩王悉數平定,有力維護瞭元朝中央的統一性。當然,和上次一樣,伯顏得勝還朝之後,依舊是一言不發。

▲元成宗鐵穆耳畫像
正因如此,伯顏才被忽必烈更加信賴和賞識。在後者彌留之際,他還指定伯顏作為顧命大臣,輔佐鐵穆耳(元成宗)為帝。不久,伯顏擁戴鐵穆耳為皇帝,並助其順利掌握朝政大權,拜太傅、錄軍國重事。次年,伯顏病逝任上,享年五十九歲。元成宗感念伯顏大功,下詔追封其為淮安王,累贈宣忠佐命開濟翊戴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並賜謚號“忠武”。有意思的是,伯顏除瞭是元朝丞相以外,他還是一位詩人。據傳伯顏善作詩文,曾有過不少佳品,隻可惜沒有一首詩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