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黃馬褂到底是什麼樣的 為何當時人人都想要呢
還不知道:清朝的“黃馬褂”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清朝,黃馬褂隻是官服的一種,它並沒有什麼特權,並不是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擁有一件黃馬褂就能獲得多大特權,其實是假的。黃馬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就隻是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征。

黃馬褂的顏色分“明黃”胡“淡黃”兩種顏色,一般來說,皇室成員穿的是明黃色,官員所用的就是淡黃色,除瞭顏色不同,扣子的樣式和顏色也是有所差別的。眾所周知,在古代,黃色是皇帝的專用顏色,除瞭皇室傢族的人,其他人都不能使用,象征著皇帝獨一無二的身份和地位。皇帝穿黃色龍袍的傳統是從隋唐時期開始的,到瞭唐高宗時期,黃色正式被定位為皇傢的專用服裝顏色。

黃馬褂的出現是清朝時候才有的,馬褂本隻是滿族的民間特色服飾,因為滿族人在草原上騎馬打獵,需要寬松舒適的衣服,而馬褂的款式設計就比較適合,在日常生活中穿上它也很方便。後來滿族人得瞭天下,馬褂就成瞭重要場合的服裝,代表著滿族人的身份。

再後來,皇帝為瞭嘉獎有功的官員,就賞賜給他們黃馬褂,代表皇帝對他的認可,但是一般隻有高級官員才能得到黃馬褂,很少有低級官員或普通百姓能獲得的,畢竟是皇帝親自賞賜的,低級官員或普通百姓連見皇上一面都難,更別說賞賜瞭。而得到黃馬褂的官員,他們總是在莊重嚴肅的場合穿上黃馬褂,彰顯自己在皇帝面前的認可度,也是說明自己的能力。

黃馬褂的賞賜一般是由著皇帝的喜好來的,皇帝願意賞賜就賞賜,所以,乾隆時期的和珅收到皇帝喜愛,受到重復官服,除瞭顯示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並沒有什麼其他作用,也沒有特殊權利可以行使,和珅深得乾隆的寵信,所以就得瞭二十多件黃馬褂,但他也沒有更多的權力可以揮霍和行使,也沒有反叛行為。
到瞭清末的時候,黃馬褂的作用就更加微乎其微瞭,賜黃馬褂的情況越來越多,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是慈禧,哪天高興瞭就給人發一件黃馬褂,在她手上發出去的黃馬褂不計其數,是清朝歷代以來最多的。